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7年第2期»舶来»科普传记创作的趋势

科普传记创作的趋势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

奥拉夫·提图斯·莫林克 彼得·麦克阿里斯特 著 张会

2017-09-12 14:21

题记

传记作为纪实文学形式,自出现以来经久不 衰。现在,科普创作领域出现了为“事物”而非 “人物”写传记的趋势。这种趋势带来诸多问题: 这些作品真的是传记,抑或仅是假借传记之名?它 们的成功是否缘于模仿“人物”传记?这个趋势是 否威胁到作品的科学性?为了回答上述研究问题, 本研究运用了案例和定量研究的方法进行研究,结 果表明“事物”传记是一种新的趋势,本文同时分 析了两部“事物”传记作品。

过去几十年,传记在纪实创作领域发展壮大, 这种文体也在科普创作中呈现。这类传记的写作 对象由人物变成了事物。传记的本源是“叙述不 同的人从摇篮到坟墓的一生”,如今,传记发生了 根本性的变化。

为什么描述羊毛、棉花、丝乃至盐的书大批 涌现并自称传记呢?福柯认为,写传记的过程并 不是简单讲述发生了什么,而是一种人格的完善, 体现每个人的独特之处。但我们要质疑,这些新 的传记作品是否体现了个体的独特之处。在本文 中,我们对出版行业的传记作品进行分析,并对 马克·科兰斯基(MarkKurlansky)的两本“事 物”传记作品进行案例分析。

传记的传记:形式上的四个特征

叙述

虽然埃德蒙·戈塞(EdmundGosse)将传记 描述为“灵魂的肖像”,但它并不是指一幅静止的 肖像。他补充说传记是灵魂一生探险的肖像,且 从这个意义上说,更像一幅跃动的生活肖像。普鲁塔克(Plutarch)甚至声称自己就是这样的肖 像画家。叙述的信息更容易为读者所认知,这往 往被创作者所青睐。鲍尔和克拉克(Bowerand Clark)研究发现,当文字以一种叙述结构呈现 时,人们可以多记住50%的内容。这个数字令人 印象深刻。另一项研究更为惊人地发现,大学生 读者认为传记语句是最为有趣的。

尽管早期大多数传记作者认为传记的叙述应 该是出生至死的简单线性叙述,例如,博斯威尔 (Boswell)就觉得非要等到约翰逊(Johnson)死 后才能写出他那本精彩的《约翰逊的一生》。但 其实未必非要如此。而在20世纪60年代末,不 断有人尝试拓宽传记的范围,甚至有些作者认为 时间片段式的小说化作品同样也该算在传记之内, 比如《伊万·丹尼索维奇生命中的一天》。显然传 记的定义开始在扩展,那些在世的人甚至也明确 成了传记的对象,乃至那些相对还年轻的人。

人物和主人公

这一特点主要是对人物性格的关注,它更加 类似肖像画的状态,较少流动性,正如心理学也 被认为相对静态。约翰逊与普鲁塔克都认为揭示 人物性格正是传记的魅力所在。现代作家也几乎 无一例外认同这一观点,有人写道“欣赏传记佳 作,捕捉人物性格”。但是这种观点确实造成了维 多利亚时期传记作品的泛滥,当时道德导向的传 记发展到最高点,以至于用其指代所有传记。实 际上,有充分的理由表明传记在探索人物性格方 面的能力较强也是造成其流行的重要驱动力。对 于人物性格的兴趣通常被认为是人们八卦趣味的 反面,但实际上二者恰恰是同一现象的两个方面: 对于他人行为和内心世界的本能嗜好。

这种本能至少存在两个方面。首先,人类有归结因果关系的本能;其次,需要一个主人公 来归结因果关系。研究表明,即使是无生命的对 象也可以做主人公。例如,凯瑟琳·尼尔·帕克 (CatherineNealeParke)认为,约翰逊作为传记作 家成功的秘诀在于他有能力“让主体对象似乎真的 在这个世界上存在一样”。显然这做起来并不难。

转变

追本溯源,肖像式传记中“主人公是什么样 的”这种问题,实际上是“他/她是怎么发展或 转变成了那样”。传记主人公身处窘境或危险境 地时,总能激发读者身临其境之感。正如博伊德 (Boyd)所说,小说的一个主要功能就在于它可以 提供各种情景和模式,供我们在做行动计划或做 出决定时使用。但是如果小说能为读者提供这些, 作为与真实生活或多或少有紧密联系的传记则更 能让读者有参与感。因此,约翰逊发现传记的叙 述比小说还要具有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说,转 变并非只是传记主人公,还有读者。读书疗法常 常利用传记作为治疗工具,来解决人格转变、早 泄、阴道收缩、怕黑和体重下降等复杂问题。这 也显示出图书,特别是传记,确实有显著能力去 影响读者发生转变。然而当前争辩的问题仍然 是——转变成什么?

轶事手法

历史学家认为传记琐碎而不增长见闻的原因 之一,是传记对轶事的大量使用。这种将轶事看 作无关紧要传言的观点可追溯到这个词本身诞生 之初。因为该词直接取自普罗柯比(Procopius) 《秘史》一书的希腊语标题Anekdota(对应轶事的 英文单词anecdota——译者注),原意即为“未发 表”,书中记录的是有关查士丁尼安皇帝宫殿内的 粗俗传闻。然而,亚瑟·本特(ArthurBent)写 道,“不使用轶事则无法写出一本现代传记”。轶 事之于传记的中心地位源于其揭示人物性格的力 量,正如雷纳(Rayner)所写,“轶事本质上是具 戏剧性而又直接的形式,将传记人物性格中的一 面生动而直接地呈献给读者”。正如叙述本身, 其魅力在于它令人难忘而具吸引力。普鲁塔克认 为,“一个偶然事件或者玩笑更能展现一个人的性 格,远胜于其赢得战役的壮举”。亨利·詹姆斯 (HenryJames)也将轶事与人物性格的展现联系起 来,质问“没有轶事何来人物性格?没有人物性格如何描绘事情”?

传记经久不衰的吸引力

传记的这四个特点不仅能够对其进行界定, 还能够解释其独到的魅力所在,首博尔(Shober) 在本刊(本文原刊载的期刊——译者注)就这 一点做了实用的总结。但是从实验室到图书馆, 传记的受欢迎程度究竟如何呢?居里和布莱恩 (CurrieandBrien)声称传记在美国纪实类图书市 场上的份额约为10%,英国则约为20%,两组数 据均稳定且已达到极限,他们以此否认传记具有 持久流行性的这种趋势。为了对传记的流行之处 所在这一问题进行一点挑战和深入发掘,我们分 析了从1942年8月至2014年8月美国《纽约时报》 刊载的所有最佳纪实类图书畅销榜单(图1)。我 们初步将图书分为以下几类——传记/自传、历 史和自助类,其余图书混杂为第四类。分析的 506种图书中,近46.2%为传记或自传,多数是 以个人为对象的,也有少数讲述一小群确定对象 的故事。第二大类则是历史(16.6%),意料之中 关注的都是人类历史。历史类图书与传记类相比 的差别在于,历史类图书不太明确和具体地展示 人物的性格。包括健康内容在内的自助类图书是 第三大类的常见图书(10.1%)。

传记可能占不到纪实类图书销售量的多数, 但它是世界图书市场上绝对受欢迎的一类。看看那 些不能归入传记、历史和自助三大类的图书可能更 说明问题。实际上这些书可以比较容易归类到政 治、幽默、经济/金融、宗教/精神,或者心理学 /社会科学——极少有图书无法纳入上述任何一个 类别(无法纳入的图书仅36种,占5.7%)。这些 “剩余图书”是一些文献或咖啡桌书、意见书、两 性、医学、天体物理学、旅游、媒体和剩余类别。 这些书并不在本文关注的类别之中,但是值得注意 的是,只有两本书的内容与人类努力不甚相关,分 别是史蒂芬·霍金的《时间简史》和蕾切尔·卡逊 的《寂静的春天》。

这项证据趋向支持居里和布莱恩关于传记的 流行度不可能再有提升的论点——但传记也确实一 直很受欢迎。我们发现,出现在《纽约时报》畅销 榜与一本书是否是传记二者之间存在微弱的非显著 正相关性,相关系数值为0.55(n=506,p=0.219)。

1942年8月至2014年8月《纽约时报》图书畅销榜(按类别分析)

我们对明显在标题中表明是传记的图书进行 了分析,特别是那些与封面标榜不符以及那些不 以人或动物为对象而是关于无生命对象的。《纽 约时报》畅销榜上的图书均不属此类别,因此我 们不得不在更广范围寻找数据集。为了限定分析 范围,我们利用谷歌图书搜索引擎,选取了新千 年以来(2000—2014年)出版、标题中含有“传 记”的前100种图书。我们将这100种图书按照 传统传记/自传、非人类客观存在(或主观存在) 以及其他(主要是关于传记艺术或传记集)的方 式进行归类。100种图书中的8种符合第二类—— 这些传记描述的客观存在五花八门,包括番茄、 疫苗、曼联和以色列。如果人们追溯回《纽约时 报》畅销榜刚刚发布的14年(1942—1956年), 会发现仅有1种传记符合这一类别,即约翰·桑 德森(JohnSanderson)所著的《斯佩里公司:金 融传记》,该书也是这家公司自己出版的。然而,如果选择此后的14年(1956—1970 年),则会发现4种该类别的图书, 分别是关于一种原子、物理学本身、 一个事件(一次选举)以及一家机构 (“世界上最棒的报纸”和物理学研究 所),这些书与如今的“无生命个体 传记”在特征上最为接近了。人们可 能因传记一词越来越通俗化而排斥这 一概念。图2展示出“传记”一词在 《纽约时报》畅销榜罗列数据的时期 中使用率的起起伏伏,但是颇具讽刺 意味的是,现阶段该词在每10万词中出现的频 率与1942年《纽约时报》刚开始公布畅销书榜 单时几乎一致(基于谷歌Ngram功能分析)。趋 势很明显:无生命对象传记是新生的,且正在发 展壮大。

验传记之实

现在的“事物”传记到底在多大程度上符合 传记的这四个特点呢?我们要查验该领域最为突 出的一位作家马克·科兰斯基的两本书:《鳕鱼》 和《盐》。《盐》一书是从“我”这个词开始的:

“我在西班牙加泰罗尼亚,卡多纳的矿城山 坡上购得此石。它粉色不规则形状的表面,被雨 滴蚀刻出深深的弧形缺口。而它那奇异的透明度, 如蔷薇石英,又似肥皂。正因它溶在水中,且边 缘被打磨得像是用久了的肥皂块,才与肥皂如此 相似。”

1942年①至今谷歌Ngram表格展示的英语中“传记”一词的出现频率

这段文字本可作为侦探小说的开场,而且依 照有些认为科学探究实际上与侦探小说的路数很 匹配的说法,这段文字确实符合了一些科学传播 的理论。虽然文本有其强烈的历史性和叙述性偏 好,但也并非不能算是科普作品,因为《鳕鱼》 和《盐》都符合自然历史类别并且完成了描绘、 叙述、科学解释这一基本任务。

对于科学上的盐和鱼的描述性文本(比如 学术期刊文章)常常倾向于阐述,但是众所周知 这种方式是最不具吸引力的。幸运的是,这两本 书避开了这种将客观事物按叙述历史方式进行阐 述的陷阱。采取了一种相似的补偿性方案:它们 用任何可以找到的轶事作为点缀。正因如此我们 听到了下列叙述:约翰·杰克逊(JohnJackson) 这位英国探矿者在探测煤矿时不经意地摔了一 跤,发现了柴郡大盐矿;或者是克拉伦斯·伯宰 (ClarenceBirdseye)本来在加拿大积雪中做鳕鱼 的实验,结果却发明了冻干保存技术。

虽然盐和鳕鱼可能有类别特征(科兰斯基的 《盐》开篇就介绍了一段引人入胜的历史,关于人 们在寻找盐的特征时盐如何邂逅人的舌头),但是 “事物”传记如何解决代表性的需求呢?这个问题 并不难回答。长期以来,人们对动物故事的兴趣 为词典收录“拟人化”一词提供了一个理由。现 代最有名的科普作家之一康拉德·洛伦兹(Konrad Lorenz)是一位利用人为力量去塑造动物性格的大 师,而且他是怀着教学的目的有意为之。“通过为 一只动物立传,洛伦兹将其打造成最适合广泛展现 他的演化科学不同侧面的个体。”但是科兰斯基没 有这么做,这可能是他的明智之举,因为一条鳕鱼 有限的行为不太会让我们提起兴致。相反,他通过 一系列不相干的人物故事补偿了这一点。

对于转变的这一特点也是用类似的方式解决 的,坦白说,作品中确实有些我们可以受教的道 德性叙述。例如,科兰斯基的《鳕鱼》一书中记 录的对北大西洋渔场的掠夺,希望读者读到这些 内容时行为会发生改变。但仍要重申的是,这种 参与性都与外部环境联系在一起——纽芬兰的渔 业社群和周围国家的捕鱼船。这个例子也同样避 开了焦点问题:我们读到的是那些群体和其他国 家的事情,而不是人们灾难性和目光短浅的行为。

转到传记的第四个特点上来,科兰斯基也确实将他的叙事延伸到人类历史中与盐有关的一些 轶事,比如,甘地(Gandhi)通过与性感女子同 眠共枕以显示对自己独身誓言的试练,这件事被 收录在《盐》中,目的在于向读者展示盐具有的 某些特征正与甘地的这种特征类似。此处提到这 则轶事可以说明一件事情,不是指盐本身的调味 功能,而是指人类轶事确实有深层次的目的:为 读者或听众提供重要的社会资料,比如相关状态、 盟友网络、生理健康,从而达到了基本的发展目 标。这种功能的实现可能得益于我们可以从有关 他人的点滴叙述中获得快乐——而这正是轶事。

讨论

在《纽约时报》畅销榜上仅有两部以传记出 现却并非“人物传记”的书,它们曾经问鼎销量 冠军。毫无意外地,这两部书都是关于动物的传 记:一部是猫的传记,维基·迈伦(VickiMyron) 所著的《小猫杜威》(Dewey);另一部则是马的 传记,劳拉·希伦布兰德(LauraHillenbrand)所 著的《奔腾年代》(Seabiscuit)。这两种动物至少 都展现了盐和鳕鱼所缺少的特征——主人公及性 格变化——作为驯化的动物,其生活也与人类有 千丝万缕的联系。人们喜欢那些有关人类或像人 的动物的书籍,这一点并不奇怪,但是“与人相 关”这个特征可能恰恰就是《纽约时报》销量榜 冠军图书的共有特征。我们前文关注的盐和鳕鱼 的传记也加入了诸多人类轶事。这些轶事并不完 全符合传记轶事的定义,因为他们没有洞察传记 人物的性格,而只是将其作为一些辅助。

大众科学作品的核心必须是科学解释,那么 这些创作技巧的应用是否给完成科学解释这项任 务造成了麻烦?与之相关的一个问题是为事物作 传记除了增加图书销量外是否还有别的价值。这 些传记创作特点是否增加了文本的可读性和吸引 力?从我们之前的分析来看,它们确实很好地做 到了:它们在更深层次上吸引了读者,且好懂、 好记、好用——特别是跟那些说明类的图书相比, 比如教科书。

那么前文的分析对有效开展传记创作的科学 主题有什么启示呢?首先浮现的第一条原则是那 些与人类相关的话题最适于创作传记。例如,卡 尔·萨根(CarlSagan)的《宇宙》(Cosmos)以强烈的传记结构化的叙述方式展现了宇宙的“一 生”。“事物传记”需要借助人类故事,除去这条 大原则之外,还可以归纳出更细的特点,如传记 的哪种特质最能够取悦科普作品的读者,以及什 么话题最适合这种方法。

最后一个问题是应该去做吗?既然传记的 首要特点就是叙述,那就可以得出这样一个合理 推论:一份文本越是与传记形式相似,所能起到 的科学解释效果就越小。前文的分析已经说明了 这种关系的证据。我们已经提到,科兰斯基在其 作品,比如《鳕鱼》中相当成功地使用了轶事这 种传记创作技巧。然而这种成功有相应代价:让 读者从科学解释这项任务上分神。以至于读者可 能在读完《鳕鱼》这本书之后对于大西洋鳕鱼 Gadusmorhua(大西洋鳕的分类学种名——译者注) 实际上知之甚少。对于它的分类、习性、起源和 生活史的介绍寥寥无几。

索贝尔(Sobel)《经度》一书中两个人物之 间的互动充分展示了这一点,他们分别是书中的 核心英雄人物约翰·哈里森(JohnHarrison)和反 派内维尔·马斯基林(NevilMaskylene),后者是 第五位英国皇室天文学家。在《经度》中,他们 的互动被演绎成一段经典的英雄故事,其中牢牢 树立哈里森的主角形象而将马斯基林塑造为恶棍 (公平地说,作者索贝尔欣然确认此事)。为使科 普创作与读者联系更紧密而将标题拟人化的做法 会招致诸多所谓的“无关科学的人造产物”。作者 可能是被销量驱动的,但是至少理论上这样做会 使两个目标被割裂:要么全面描述传记对象,要 么全力吸引读者。问题在于传记对象不会转移, 或者如艾柯(Eco)所观察,“用石头不是文化。 石头只有被扔出去才有更好的卖相。有意思的是, 在市场营销中,书反倒一直被用来给无生命的物 体赋予生命”(比如将时尚家居命名为海明威,把 海滩浴巾命名为奥斯丁)。

然而正如埃德娜·毕肖普(EdnaBishop)很久 之前对于在科学方面使用传记的解释那样,“科学 不止包括物质,还有方法,这种解决问题的方式”, 这正是力量得以回归科学传记而非沦为拟人化之所 在。科学方法是人为的,也是科学自身核心所在, 且尚不为人所了解。科普创作任务重重,但是这一 点至关重要:在这个外行人都认为统计学这门相对纯粹而无人造的数学与“欺骗”这个词密切相关的 世界,帮人们理解好的科学包括些什么。向大众传 播这类科学的问题并不在于它太过复杂——虽然这 个任务的难度也不该被低估。以费瑟斯通和多诺万 (FeatherstoneandDonovan)为例,他们在1988年开 展了一项深度研究,了解外行是如何理解随机性这 个相对简单的概念的,研究将参与者置于真实的随 机化的医学研究情境中。病人可以回忆并描述出很 多随机化的重要因素,比如概率和“盲”分组。但 是研究发现,他们仍然很难领会随机化这个概念, 而且会掺杂着他们自己的再加工后对这个概念作出 外行的解释。人们当然无法想象无穷无尽的科学传 记涌现并帮助非专业大众去领会好的科学实践中那 些动态而必备的品质,但是至少目前还不存在供给 过多的问题。

虽然“事物”传记提供了一种有力技巧把读 者与不同的晦涩事物联系在一起,且明显有潜力 将大众科普创作的流行度再次提升,但对于让科 学保持本真这一目标,“事物”传记也造成了很多 问题。看起来这一点仍需被高度关注,否则非生 命传记作家的下场,用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的话来说,就是“传说由叛徒来写”。

作者简介

奥拉夫·提图斯·莫林克(OlavTitusMuurlink), 澳大利亚格里菲斯大学。

彼得·麦克阿里斯特(PeterMcAllister),澳大利 亚格里菲斯大学。

译者简介

张会亮,中国科普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研究方 向为国外科普理论与实践研究。

赵博,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普研究所 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普创作及青少年科普工作。

原文发表于《国际图书期刊》2015年第13卷第3期,http:// www.booksandpublishing.com,ISSN1447-9516。

版权归共同点出版有限责任公司(CommonGround PublishingLLC,www.commongroundpublishing.com),奥拉夫· 提图斯·莫林克(OlavTitusMuurlink)和彼得·麦克阿里斯 特(PeterMcAllister)共同所有。转载事宜请联系cg-support@ commongroundpublishing.com。

上一篇:日本科幻的第二次黄金期
下一篇:长此以往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