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8年第1期»书评»玩转百科知识探秘神奇自然

玩转百科知识探秘神奇自然

——评《自然趣玩屋》

《科普创作》

柯晓莉

2018-04-18 15:47


图1《自然趣玩屋》系列丛书 (2016 年,上海教育出版社)

刚吃罢晚饭,读中班的儿子又兴致勃勃 地冲到书架前选了一本“趣玩屋”的书,喊 道:“爸爸妈妈,今天我们再玩一个恐龙游戏 吧!”作为上海自然博物馆“博老师”研习 会的学员,我不仅有幸参加了新书发布会上 的体验活动,还第一时间买到了这套上海自 然博物馆第一次自主开发的活动类科普读物 《自然趣玩屋》。4岁半的小家伙平时最喜欢 看的就是自然科学类的绘本,这次收到满满 一箱的丛书,真是爱不释手。我们一家三口 讲科学故事,做互动游戏,玩得不亦乐乎, 节奏根本停不下来!

美国著名的自然教育家约瑟夫·康奈尔曾说过:“世界上再没有比大自然更好的教师 了,它能给孩子们无穷的力量,给孩子们无 穷无尽的知识和智慧。”美丽的大自然就是 一部真实、丰富的百科全书,它蕴藏着巨大 的教育财富,为孩子们的学习提供取之不尽 的源泉。它毫无保留地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吸引所有人去专注地感受、触摸、品尝、经 历、体验……而不容回避的现实却是“大自 然缺失症”正以惊人的速度蔓延,生活在大 都市钢筋水泥丛林中的孩子几乎没有亲近自 然的机会,“被”忙碌的孩子每天都疲于应 付老师布置的各种作业和考试,疲于应付家 长安排的各类补习培训班,休息更多地依赖 网络、电视和电子游戏,导致他们鲜有机会 参加户外活动,与自然的关系也越来越远。 2016年和2017年的暑假,笔者有幸先后参 加了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的全国高中生物教 师研修班。学习期间,除了聆听学科最前沿 的讲座外,院士、教授们字里行间透露出的 一丝担忧尤其令人印象深刻。众所周知,这 两所国内顶尖学府招收的天之骄子们,非 “学神”即“学霸”,不少同学更是因为获得 了全国乃至国际生物奥林匹克竞赛的金牌而 直升入校深造的。然而,其中不乏仅仅将奥 赛金牌视作名校敲门砖者,死记硬背、被动 应试是他们唯一知道的学习法门,从家到学 校再从学校到课外辅导班,每天三点一线紧 张而又枯燥的生活轨迹是他们唯一了解的学 习模式。试想没有对大自然的尊敬和热爱, 缺乏对生物学科发自内心的探究兴趣,没有 时间去关注身边的大自然,更不会发现自然 中的微妙变化,单一机械的思维方式又怎能 在竞争激烈的全球生命科学科研领域有所建 树、大显身手呢?科研大师们一番肺腑之言 引人深思。的确如此,如果从小缺乏正确的 引导,孩子们渴望接触自然的心理就会逐渐 减退,变得麻木而茫然。长此以往,会导致 孩子们感觉迟钝,对周围事物的观察、欣赏 能力减弱,注意力不集中,在上课或做某件 事情时往往不能一鼓作气,甚至会产生抑郁、 悲观的情绪,儿童肥胖、电子产品过度依赖、 青少年忧郁症的极端案例更是屡见不鲜。

作为家长和自然教育工作者,如何化解 和应对这一难题,拯救自然缺失症的孩子, 重建儿童与自然的关系,实在是一个重要而 又急迫的问题。由上海教育出版社出版,上 海自然博物馆顾洁燕、徐蕾两位老师主编, 获得2017年中国好童书奖的这套“自然趣 玩屋”丛书无疑是家长们的上佳之选。没 有枯燥艰涩的大段文章,没有呆板固化的图 文排版,没有教科书似的空洞说教,这套专 为少儿读者全新打造的丛书完全“不走寻常 路”,30册装帧精美的手绘图书,娓娓道来 30个自然趣闻,精心设计30个活动方案, 自然博物馆团队的老师为大家呈现了创意满 分、亮点十足的原创“自然科普 style”。

丛书将阅读受众定位于6—15岁的儿 童及青少年群体,他们思维活跃、见多识 广、勤思善问、好奇心爆棚。怎样才能充分 挖掘自博馆现有教育资源和展陈内容,不受 场地限制,为孩子度身定做一套在家中也可 以酷玩自然、自主探究、体验科学的精品科 普读物呢?编写团队老师可谓煞费苦心、匠 心独具。

选内容 “神奇生物在哪里?”——《世 界上最大的恐龙》《奇特的千足百喙》《探秘 荷叶效应》《发光动物的生存之道》……一 个个趣味十足的标题是不是已经让你怦然 心动、跃跃欲试啦?无论是男孩子喜欢的 恐龙,还是让小女生中意的美丽虫虫——蝴 蝶,丛书涵盖了昆虫、鸟类、植物、古生 物、地质科考五大主题,一定会有小朋友喜欢的内容。难怪丛书刚一面世,立马吸睛无 数,读者纷纷“路转粉”,培养了不少自然 科学的小迷妹、小迷弟。那么,旁边围观的 “大朋友”们呢?别急,亲子阅读同样乐在 其中,说到选题,我只服自博馆的图书开发 团队。

拼颜值 350幅手绘美图,营造浓浓自 然笔记风,10余名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学生 参与插画绘制,资深设计师负责图书装帧设 计,令人赏心悦目。细细品读,原来科学与 艺术可以契合的如此完美,以美育人,美不 胜收。

玩跨界 《洋流异闻录》《地球的圈层》…… 一大波和生命演化、地质变化相关的地理知 识跃然纸上,本书帮助读者在学习自然知识 的同时领悟科学探索的方法,培养孩子们的 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潜移默化地形成 其自主探究和解决问题的好习惯,是国内科 普读物中不多见的“形神兼备、寓教于乐” 的精品!瞬间获得新技能,小小博物学家正 在养成中。

乐探究 除了妙趣横生、引人入胜的趣 味故事,丛书还设计了观察记录、动手实 验、创意手作等活动环节。例如,利用厨 房里常见的白醋、小苏打和紫甘蓝汁就能惟 妙惟肖的模仿火山喷发场景;用熟石膏和水 打造创意无限的私人订制版甲虫;用手工衍 纸设计的引领另类美学的蝴蝶立体图案。正 如,中国台湾著名的自然教育学家徐仁修所 说,“自然观察最重要的是唤醒孩子日益退化 的五种感官:学会用视觉发现生物密码,用 听觉聆听自然音律,用嗅觉闻出自然气息, 用味觉探索自然飨宴,用触觉感受生命故 事,进而学习欣赏宇宙自然的神奇”。这套 可以随身携带的“自然博物馆”让孩子们有 得“看”,有得“听”,有得“做”,还有得 “想”,多感官联动,在互动体验中完成学 习,小小科学家表示“好开森”。

米老鼠之父华特·迪士尼先生有一句 名言:It’s all started with a mouse(一切都源 于一只老鼠)。“自然趣玩屋”由上海自然 博物馆展教团队历时3年多原创而就,丛书 的灵感与源泉来自所有编辑老师们对自然科 普事业自始至终的热爱与专注,是倾力之作 更是真爱之作,可谓—— It’s all started with interests(一切都源于兴趣)。

作者简介

柯晓莉,现为上海市鲁迅中学教导处副主 任、高中生命科学教师、中教高级职称,华东师 范大学教育硕士学位,2017年度上海自然博物 馆“博老师”成员,曾荣获2016年度上海科技 馆“金牌博老师”称号。

上一篇:蚂蚁的奇妙世界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