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9年第1期»名家赏析»《播火录》文本创作考

《播火录》文本创作考

《科普创作》

王直华

2019-03-18 13:56

赵致真的新作《播火录》是一部融合多 种媒体的科普作品。文图声像影诸媒体中, 文本是《播火录》创作之基础。本文讨论 《播火录》文本创作的六个特点:无新不写、 首重立意、完整文化、真情叙事、穷尽查证 和追求卓越。这些也是《播火录》文本创作 带给我们的科学人文启示。

无新不写

我与赵致真相识有二十余年了。然而, 或是因为工作忙碌,或是因为岗位不同,我 们交谈的机会并不多。我了解赵致真,主要 是通过阅读他的科普著作。这二十余年里, 称得上“交谈”的,只有两次“半小时电 话”,一次在2016年,为了应致真之邀为《播 火录》写序;一次在2018年8月,为了应 《科普创作》之约,写《播火录》书评。

2016年那次半小时电话给我留下了深刻 的印象。至今记得赵致真激情谈论他的“无 新不写”:“无新意不写,无新思不写,无新 据不写,无新事不写。”

无新不写,是赵致真的创作观。“无新 不写”也是《播火录》选题立意的准则,以及内容选材的标准。

朱光潜的名著《谈美》在扉页后的“格 言页”印着10个字,那是王羲之《兰亭修 禊诗》的“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审 美滥觞于趣味,趣味发轫于新鲜。无新不 写,《播火录》激起了读者盎然的阅读趣味。

创造心理学告诉我们,创造力是诸多 变量的函数。变量包括智力、年龄、创造动 机、创造方法等有关知识。这些变量中,创 造的发动者是“创造动机”。无新不写昭示 了赵致真明确的创造动机。

与创造力相比,“创造品”还多一个变 量,即“社会价值”,包括人们对创造品的 接受程度。《播火录》是个“完整的”创造 品,它不仅有行云流水的诗意文本,数以千 计的珍贵图片,还有公众乐见的电视短片, 秀外而慧中。

笔者曾闻三类读者好评《播火录》,一 是专家教授,一是中学生,一是传媒人士。 各个界别、不同文化程度的读者都从这个 “完整的创造品”中寻得自己喜欢的部分。

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传播,让《播火 录》来到青年阅读群体面前。截至2018年 年底,《播火录》在腾讯视频的播放量已经达到900万次。统计数字揭示了人们对无新不 写的《播火录》的接受程度。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古希腊·赫 拉克利特)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礼 记·大学》)

首重立意

王夫之说:“意犹帅也。无帅之兵,谓之 乌合。”科学传播作品首重立意。《播火录》 的副题“科学发现的人文启示”,将创作立 意鲜明地展示给读者。

《私心拒泰斗》一节,将彭加勒的完整人 生呈现在读者面前。读者会由衷敬佩泰斗的 科学成就,也会扼腕叹息大师的诺奖遭遇。

“1901年至1912年,彭加勒的诺贝尔物 理学奖提名达51次。”然而那时主持诺贝尔 物理学奖的阿仑尼乌斯,根本不在意推荐者 的呼声。“他声称彭加勒只是纯粹的数学家, 不能跑到诺贝尔奖的地盘来‘客串’。”“结 果‘一夫当关,万夫莫开’,彭加勒最终被 无情否决。”1912年彭加勒与世长辞,“永远 退出了斯德哥尔摩的是非地”。

彭加勒没有得到诺奖,他的伟岸形象却 未受丝毫伤害。在我关注的科学审美研究范 畴,过往百年的科学家中,能与爱因斯坦比 肩而立者,唯有彭加勒。

阅读彭加勒、爱因斯坦的著作,最受启 发的是他们对科学研究活动、科学创造素养 的深刻思考。

彭师远去,箴言永存:“逻辑是证明的工 具,直觉是发现的工具。缺乏审美的人永远 不会成为真正的创造者。”

科学传播具有人文价值,人文传播具有 科学价值。

完整文化

“科学”,尚无公认的确切定义。但是, 科学家有这样的共识,即科学知识体系、科 学研究活动,以及具有科学精神特质的社会 建制,是完整科学的三大内涵。

《播火录》带领读者徜徉完整的科学世 界:“入乎其内”,造访完整科学内涵的宏伟 大厦;“出乎其外”,漫步科学技术人文、科 学技术社会的广阔原野。

“跨溪结屋更清奇”(宋·杨万里)。阅 读《播火录》,读者吸收的,是科学文化的 多维营养。

《镭的半世风波》一节,科学家居里夫 人的人文情怀跃然纸上。在怀念丈夫皮埃尔 的文章中,居里夫人写道:“我们的乐趣之 一是夜间来到实验室。看到四处都是柔和的 光辉,勾勒出盛着我们产品的瓶子的轮廓。 这的确是美妙的景观……像是隐现的圣诞树 彩灯。”

阅读这段美文,我们仿佛听到居里夫人 的声音:“科学的探讨研究,其本身就含有 至美,其本身给人的愉快就是酬报。”“我在 我的工作里面寻得了快乐。”

但那是怎样的一份工作啊!居里夫人和 她的丈夫一道,在一间夏天漏雨、冬天透风 的破烂棚子下,用4年时间,从8吨矿渣中 提炼出0.1克的纯镭盐!这是何其艰苦的 劳作!

居里夫人描绘的富有诗意的实验环境充 满了“杀机”,从原子深处发射的“箭镞” 严重伤害着居里夫人的健康。1934年7月4 日,居里夫人逝世。医生在死亡报告上写道: “她的病症是一种发展很快的再生障碍性恶 性贫血,骨髓已不起反应,很可能是由于长 期受到辐射而引起病变。”

《镭的半世风波》以美国女作家斯旺森 悼念“镭女孩”的诗句结束:“只有我们破碎 的骨头,永远在黑暗的地下发光。”这令人 心情沉重的终结诗句,引发人们关于“科学 技术社会”永不终结的思考。

赵致真就是这样,热心传播完整的科 学,精心滋养会通的学风;悦纳完整的文 化,会通科学与人文;培育文化鉴赏力,提 高公民科学创造力。

“不用为用,众用为基。”(明·徐光启 《刻几何原本序》)

真情叙事

《播火录》注重讲好科学故事。文本的 这一鲜明特点,确定了《播火录》的文体。

科学如旅程,兴趣在路上,审美在路 上,创造在路上。《播火录》以科学故事展 示科学家的心智旅程,以大师的故事展示完 整科学内涵,传播完整科学文化。

《播火录》之所以能够引发强烈的阅读动 机,缘由之一是科学故事讲得好。《播火录》 讲故事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选材重大,故 事人物的受众关注度高;二是内容新鲜,所 讲故事含有受众鲜知的冲突情节;三是文学 功力,叙事精彩,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维特根斯坦曾说:“几乎我的全部著作都 是我对自己的独白。”内心独白,最能打动 读者。《播火录》是深爱科学的赵致真的内 心独白,读来自然流畅,真诚感人。

我曾经与几位读者(包括编辑)交谈阅 读体验,发现不同读者阅读《播火录》,感 受各不同:有的读者,因故事新鲜而趣味盎 然;有的读者,因知情意趣而美感充盈;有 的读者,因妙言顿悟而拍案叫绝;有的读 者,因幽默评点而忍俊不禁。

白居易在写给好友、诗人元稹的长信 《与元九书》(元稹排行老九,故此处称“元 九”)中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莫始乎 言,莫切乎声,莫深乎义。”

穷尽查证

2014年年底,我在一次会议上偶遇赵 致真,他跟我说起创作中求索资料、查证 史实之艰难,言语中饱含着对科普的痴情 和执着。我当即对他说,你真是“科普的 恋人”。

赵致真不是理工科出身,却像所有理 工科生一样,极为重视概念之准确,证据 之确凿,逻辑之通畅。我曾经想过一个问 题:文科生赵致真的“理工科学风”是怎 样来的?

2018年10月6日,赵致真在《大众 力学丛书》十周年纪念座谈会上的发言, 有这样一段话:

我虽然上了武大中文系,但始终热爱 和关注科学。分配到山西煤矿后,还教过 中学的工业基础知识,即当年的物理课, 在机修厂设计简单机械,给矿区的居民装 修半导体收音机,至今还记得基本线路图 和高放用的3AG9、3AG11,功放用的潍坊 产3AX81B玻璃晶体管的样子。

于是,读者见到了一位融合文学与科 学的科普电视人。近年来,读者又见到了 一位“让二维码飞”的科普电视人。

赵致真认为,大学读了文科的人,不 一定就终生戴上“文科出身”的帽子,也 可以通过不断学习而掌握基本科学知识, 具有一定科学素质。

写到这里,我想起1981年诺贝尔化 学奖获得者、驰名世界的科学家诗人洛德·霍夫曼。他说:“科学的语言是在压力 下形成的一种自然的语言,它生来就富有 诗意。”霍夫曼于言语间流露着对科学的敬 畏与审美。

那一次与赵致真偶遇闲谈,以及后来 阅读《播火录》文本开列的大量英文参考 资料,让我首次感到,他对这“压力下形 成的自然语言”有一种敬畏之心。

无知可致无畏,深知可致敬畏。怀着临 深履薄之敬畏,赵致真穷尽查证,做着繁复 而艰苦的求索与考证。“此心安处是吾乡” (北宋·苏轼),做人、治学、做事皆然。

穷尽阅读,透露出科学研究者的学风 学养。

穷尽查证,展现出科学传播人的事业 精神。

追求卓越

《播火录》的创作,讲述着完整文化的 故事。

2018年1月初,我收到赵致真发来的 短信:“《播火录》因各种原因拖延到今天, 准备最近付印。我想在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 后面用一张照片。”

次日,赵致真又来短信,对我传去的两 张照片都不满意,“要不采用这一张,我从网 上找的”。我看了,觉得不错,便回复交由 他选定。

谁知,过了几个小时,赵致真又有新 发现。他又传来一张照片,并说“这张更理 想!”赵致真这执着的劲头和真挚的话语, 让我难忘。

为了一张配合序言的小照片,赵致真 竟做了这么多!我推想,这500页的《播火 录》,上千幅的插图,得有过多少思索、斟 酌、更换、调整,以及文字修改!欲完成一 件大事,须做好万件小事。万件小事,每一 件都不可掉以轻心。

这张配合序言的小照片令我感慨,对科 学传播,若没有臻美动机、没有恋美激情, 没有传播科学的责任、“纸寿千年”的担当, 怎能如此孜孜矻矻做好每一件小事?

在臻美动机驱动下,追求卓越,尽善尽 美,是科学人、科学传播人的人文文化追求。

在恋美激情引领下,爱科学、爱传播、 爱受众,是科学传播人的人文特质、事业 心源。

恋着科学,研究活动便是科学人的每日 情诗。

恋着科学传播,作品便是传播人写给未 来的情诗。

 

作者简介

王直华,1965年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科 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1965—1985年从事电 子学研究。1986—2002年于《科技日报》社, 任高级编辑。1998年著文《让我们欣赏科学》, 开始科学美学研究。曾获韬奋新闻奖提名奖、 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等。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一位叫赵致真的渔夫——《播火录》编辑手记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