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0年第1期»“2019 中国科幻大会”专题»世界科幻传播新态势

世界科幻传播新态势

《科普创作》

[以] 拉维·泰德哈尔

2020-04-12 15:49

一、中国初印象

20年前中国科幻发展艰难,现在则赶上 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机。以前中国手机网络未 普及,我通过一个科幻网站与吴岩教授建立 了联系,并初步了解了中国科幻。后来我跟 吴岩说我对中国科幻感兴趣,能否去中国一 趟?吴教授说可以,于是我从蒙古坐车来到 了北京。那次我和一些科幻作家见面,他们 都比我年轻,也就是从那次开始我深刻体会 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

二、全球科幻交流第一步

2005年春,德国的两位科幻小说爱好者 奥拉夫·G.希什尔(Olaf G.Hilscher)和迈克 尔·K.伊沃雷特(Michael K.Iwoleit)创办 了《国际新星》(Inter Nova)杂志,这是自 20世纪60年代弗雷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创办《国际科幻小说》(International Science Fiction)杂志后,又一种真正的国际 科幻小说杂志。《国际科幻小说》只发行了 两期便夭折了,《国际新星》的状况也不容 乐观,尽管书中的评论非常精彩,但销量太低,第二期杂志还未印刷便不得不停刊。它 的主要问题是杂志没有发行,即便有人想阅 读也没有渠道获得,而且编辑过程太复杂, 还缺少决策者。但是他们又不愿意放弃办国 际科幻小说杂志的愿望,因此便将纸质杂志 改为电子杂志。


图1  《国际新星》杂志第1期,2005年发行

《国际新星》杂志曾刊发过一篇中国科 幻小说,这似乎是第一篇以英文形式出版 的中国科幻故事,也是欧美等国家的读者 第一次了解中国的作品(此前刊发的科幻 作品大都来自英语国家)。当时争论全球科 幻的走势,我也在想:如何才能读到其他国家的科幻作品呢?后来我们这些科幻爱 好者便开始创建一些全球科幻大平台,汇聚 了很多来自亚洲(新加坡、中国)的科幻作 品。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要集结不同国家 的科幻文学,需要在不同的国家挑选一些已 经发表的科幻故事,由此,我也在探索用英 文出版中国故事。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科幻小说不断发 展。2001年,仅有一个英文网站提到了中国 科幻小说;2005年,一篇中国科幻小说在 《国际新星》杂志发表;2009年,2篇中国 科幻小说在《世界科幻小说之巅》(The Apex Book of WorldS FS eries)第1期发表;2011 年,刘宇昆翻译了第一部短篇小说——马伯 庸的《寂静之城》(The City of Silence),并 在“世界科幻小说”博客发表;2014年,《三 体》(The Three-Body)英文版发行,并于 2015年获得雨果奖;郝景芳的《北京折叠》 (Folding Beijing)获得了“雨果奖最佳短篇 小说奖”;2019年,英文版的中国科幻小说 《三体》成为世界科幻畅销小说。


图2  《世界科幻小说之巅》杂志

三、全球科幻传播中的翻译问题

世界科幻小说可以笼统地分为两类:一 类是英语科幻小说,另一类是非英语科幻小 说。非英语科幻小说即那些为了满足本地读 者阅读需求,用本地母语创作的科幻小说, 受翻译水平所限,这类小说的世界化传播面 临着来自语言之墙的阻隔,所以大部分非英 语科幻小说只有本地语一种版本。已译有英 文版作品,平均每个国家只有一两部。

据统计,在所有英文书中仅有3%是由 其他语种翻译来的,汽车指南等也包括在 内;但在其他语言的书中50%是由外语翻译 来的。进入21世纪以前,几乎没有非英语 的科幻小说和奇幻故事能被翻译为英语,就 算现在,也只有部分科幻书籍拥有英译版。 通常情况下,翻译工作由科幻小说爱好者 承担,著名的译者有刘宇昆(Ken Liu)、法 语出版人布拉格隆(Bragelonne)、希伯来 语出版机构“愤怒的机器人”(Angry Robot Books)、意大利语奇幻/恐怖小说出版机 构“阿赫伦”(Acheron Books)。还有几位短 篇小说译者,如朴智贤(Jihyun Park)和戈 德·赛拉(Gord Sellar)。很多新的科幻选集 也只在某国内用一种语言发行,韩国、以色 列、西班牙、伊拉克这些国家的科幻小说大 部分都由一些规模较小的出版社或学术类出 版商出版。

积跬步方至千里。我们在这10年内见证 了科幻小说出版的巨大进步,现在于《克拉 克世界》(Clarkesworld)杂志中,每个月我们 都能看到中国和韩国的科幻小说,许多新的 选集也已出版,更多的译者涌现,小型出版 社开始萌芽,非英语国家的科幻作家也开始 获得雨果奖、星云奖、斯托克奖等。

对于作者而言,语言是一个很大的问 题。如希伯来语是我的母语,英语是第二语 言,我用第二语言写小说。虽然我们这一代 非英语国家的科幻作家是伴随着英语和互联 网成长起来的,但是英语依旧不是我们的母 语,我们在世界范围内竞争宛如在大鱼塘里 钓鱼,非常有挑战性。尽管我在作家群体中 年龄已经不小了,但是和那些上了年纪的作 家相比还算年轻,年轻的作家可以通过网络 与科幻世界取得更紧密的联系。我们开始写 长篇时,往往先从短篇写起,因为短篇更容 易被发表。我的科幻之路源于最初写的一些 获了奖的短篇小说。

四、科幻小说的发展趋势

除了上面提到的“英语在科幻小说中 占统治地位”“年轻作家使用互联网增强联 系”等趋势,科幻小说的发展还呈现出其他 趋势,例如,许多科幻作家是移民;不同背 景和文化的小说家因为对科幻小说的共同爱 好相识,即使没有见过面,仍然能够通过网 络、社交媒体、在线杂志等取得联系;作家 会采用交叉流派(cross-genre approach)的 手法进行创作。“交叉流派”就如《科幻小 说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SF)的主编约 翰·克鲁特(John Clute)说的那样,是“在 单一叙事内主动融入两个或多个流派”。有 一个词叫“Equipoise”(均衡),也就是说我 们不会在小说中只讲一种单独的类型,科幻 已经成了一种共同语言。21世纪,我们不再 强调独特性,而要用更多的元素,如文化、 历史等,把幻觉、现实、科学结合在一起, 所以科幻小说不只是科幻概念,还拥有文学 内涵。

为了了解当今的科幻小说发展趋势,我调查了一些国家和地区(以色列、非洲、阿 拉伯世界、拉丁美洲、印度、新加坡、马来 西亚、日本、法国、波兰、斯堪的纳维亚地 区等)的科幻小说发展状况,总结出了一些 特征和问题:第一,科幻小说已经发展到了 一个新时代;第二,小说“语言之墙”的问 题依旧存在,需要解决;第三,读者比以 往任何时候都更易读到短篇科幻小说;第 四,图书市场商业化趋势明显,作家出版一 本书很容易,但要想把写作当作一项职业非 常难。


图3  非洲科幻作家塔德·汤普森(Tade Thompson)

那么,用英文写作是解决之道吗?还是 应该投资更多的翻译项目呢?抑或是两者皆 可?我也无法回答。

(本文由南开大学陈越根据拉维·泰德哈 尔在“人类现代文明的历史经验与未来梦想” 之世界科幻大师讲坛上的演讲速录整理而成)

作者简介

拉维·泰德哈尔(Lavi Tidhar),以色列科 幻作家。擅长后殖民、赛博朋克等科幻小说类 型。代表作有《中央星站》(Central Station) 系列小说和长篇小说《奥萨玛》(Osama)等。 其于2015年荣获世界奇幻最高奖——世界奇 幻小说奖(World Fantasy Awards)最佳长篇 奖,并于2017年斩获坎贝尔纪念奖(John W. Campbell Memorial Award)。

上一篇:未来——我们终将抵达之处
下一篇:科幻:乌托邦与科学性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