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中西之璧,传文理之薪
——读郑公盾文集《科学·哲学·文学》有感
《科普创作》
冯础
2018-01-28 14:37
《科学·哲学·文字》(知 识产权出版社,2017年)
题记
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的郑公盾文集《科学·哲学·文学》内容遍及科学 史、哲学与文学这三个领域,内容深刻,行文晓畅,兼具学术性与科普性。 该书在科学部分中介绍了中外自然科学发展的历史,并对科学发展规律有着 深刻的认识与陈述,展示了科学的重要意义;在哲学部分中不仅从多种角度 发掘了马克思、恩格斯对哲学及自然科学的贡献,还能帮助群众建立社会主 义发展的道路自信与理论自信,应对其他意识形态的攻击,体现了马克思哲 学的时代价值;在文学部分通过文学评论、专论、外国作品选译等,展现了 文学的魅力;此外,全书还充斥着实证的科学精神。该书无论是对学者还是 普通读者来说,都是值得用心品读的。
一位大师,往往眼界横贯文理,学识包举中 西;一部佳作,或可上使学界击节,下为百姓开 蒙。郑公盾先生,无疑是这样的大师,而其所著 《科学·哲学·文学》,也正是这样的佳作。与先 生的第一部文集《中国科学文艺史话》一样,这 本书也是由其女郑维根据郑先生的遗著整理而成, 由知识产权出版社出版。
如其书名所昭,书中所收录的篇章并不仅限 于某一学科,而是横跨科学(史)、哲学、文学 三个领域,并且在各自领域中都凝结了郑先生深 邃的思考和精辟的创见,不仅彰显了当时我国的 学术前沿研究,而且许多观点即便是放在今天也 没有过时。在科学这一部分中,郑先生对中外科 学的发展进行了科普性的介绍,也对科学的意义 和发展规律进行了分析探讨。在第二部分哲学中, 郑先生深入探索了马克思与恩格斯哲学思想的价 值,并发掘了他们对于科学界与科普界的贡献。 文学部分内容尤为丰富,其中包含了郑先生的文 学批评、文学专论、外国文学作品选译等,充分 挖掘和展现了文学的特质和魅力。三个部分自成 体系而又融为一体,让我们在科学的殿堂上、哲 学的光芒下和文学的意境中获得极大的启迪和享 受。因此,无论是作为学术著作还是作为科普读 物,这部文集都对我们大有裨益,值得细细品读。
该书的第一部分“科苑拾贝”虽然篇幅不 长,但却是郑先生科学造诣与精神较为集中的体 现,通过对科学史的考察,尝试探究了科学影响 社会发展的规律。该篇收录了郑先生在科技史领 域的研究与思考,不仅很有学术性,而且还非常 具有可读性。其中,郑先生对西方科技发展简况 的概述语言风趣,内容丰富,例证翔实,条理清 楚。在介绍科学家与科技成果的同时,辅以讲述 一些科学家的旧闻逸事,对于普通读者而言无疑 是引人入胜的科普文章,特别是对于科技史初学 者的阅读大有帮助。在介绍中国古代科学发展的 方面,郑先生从元谋人的石器制造讲起,历遍农 业、建筑业、陶器制造、冶金业、医学技术等十 数个方面的古代科学技术成果,充分论证了中国 古代传承久远的科学记载与技术成就比我们想象 的更加辉煌。而在回顾明清以来的机械制造业发 展时,郑先生用极其翔实精确的数据,证明了外 国资本对中国机械工业的垄断。同时,在对比了 古中国技术的辉煌和近代中国的没落之后,郑先 生也尝试寻找了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原因, 并将其归因于制度造成的思想禁锢与帝国主义入 侵造成的社会动荡,这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更为令人击节的是郑先生对于科学发展规律 的认识。在书中,他预言“新的科学技术必将带动 新的产业技术的兴起,产生出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特别是由计算机、光导纤维、激光技术等推动形成 的信息技术”。这不禁让人惊叹——要知道,郑先 生过世于1991年,该文章写于20世纪80年代初。 当时,计算机的应用还处于极其初级的阶段,热门 的技术也并非是计算机技术,就连在现代计算机结 构的创始人冯·诺依曼的预想中,计算机技术也产 生不了如此庞大的生产力,更未料到其与人类生活 的结合如此紧密。而在中国,工业用计算机技术 经过了数年,家用机更是过了10多年才开始普及, 之后的网络技术在当时还基本只是军用,过了近 20年才开始为大众所熟知,再到近30年后的今天, 才形成了庞大的生产力,“大数据”与“互联网+” 等才接踵而至地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这超越时 代二三十年的眼光,充分说明了先生对科学技术与 社会发展规律有着深刻的见解。
郑先生早在信息技术开始展现出社会影响力 的十数年乃至数十年前,就认清了其对人类发展 的重要意义,强调我们只有不断提高科学知识水 平,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他同时指 出,马克思、恩格斯等优秀的社会学家也是优秀 的科学史学家,他们对科学史的了解、对科学规 律的认识和总结,也帮助他们更加深刻地了解了 社会因素的制约性,更加深入地揭示了科学发展 的社会规律。这说明学习科学知识与科学技术史, 不仅有经济意义与科学意义,而且也对社会学、 哲学发展有着巨大的帮助。
第二部分“哲林漫步”,是郑先生对上一部 分中所提到的“马克思、恩格斯对科技史的了解、 深刻认识及其带来的社会学成果”的详细阐释。 其中,郑先生将马克思本人与其哲学理论的重要 性扩散到了哲学以外的领域。其意义在于能够帮 助我们在当今各种繁杂的思想潮流中,准确认识 马克思主义的重要价值。
郑先生综述了马克思、恩格斯对生物学的观 点,认为马克思与恩格斯在人类学这一学科的开创 与独立的过程中作出了重要贡献;指出马克思、恩 格斯也是优秀的科普作家;历数了恩格斯在军事科 学上的造诣与建树,等等。整个这一部分是对马克 思、恩格斯伟大的思想家哲学理论的再发现,是对 两位哲人多方面建树的再拓展,有助于我们更加全 面而深入地认识马克思等人对世界的巨大贡献。
在这当中,郑先生所展现出来的眼界与胆识 依旧令人敬佩:在那个“以阶级斗争为纲”的思 潮还未过去的年代,“斗争就是主旋律”还占据着 学界主流地位的时候,郑先生就从恩格斯的论述 中着重总结出了“自然界中不会永远是斗争…… 只看到和谐的一面是错误的,但如果只看到斗争 的一面也是片面和错误的”。这在当时是何等英勇 无畏的宣言,何等振聋发聩的见识!
这些见地深远的观点,对我们在当今社会重 新发掘与提升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价值是极为宝贵 的。当今世界,社会思潮纷繁复杂,中国更是面 临着各种价值观或间断或持续的猛烈冲击,面临 着各种思潮或有意或无意的影响渗透。我国与西 方意识形态的较大差异和激烈碰撞,加之某些势 力的推波助澜,往往会引起人们的思想混乱,甚 至导致尖锐的社会矛盾。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应 当如何看待各种不同的价值观与我国主流意识形 态的冲突呢?从郑先生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找到 清楚的答案:历史与社会的发展是多样的、复杂 的,而不是单一的或是简单地相互淘汰的。他认 为,任何因为文化、价值观差异就进行攻击批判, 想要站在“普世价值”的角度去消灭或者同化其 他价值观的行为,是极度不合适的。正如他在引 用恩格斯的论点进行阐述的那样,“想把历史的发 展和错综性的全部多种多样的内容都包括在贫乏 片面的公式‘生存斗争’中,这是十足的童稚之 见。这简直是什么也没有说”。这些明确的论点, 对于帮助知识分子乃至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社会 认识,拒斥偏颇的社会思潮或片面的价值批判, 想必也是很有帮助的。遑论郑先生还指出了,马、 恩两位巨人的建树绝不仅限于哲学,马克思主义 哲学的价值与优越性也不仅仅体现在哲学领域, 而是积极地作用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阅读这 些文章,想必能使读者对我国的发展道路产生更 为强大的自信,更加充分认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第三部分“文海泛舟”篇幅最长,所含内容 最为庞杂,对中国古代文学、中国现当代文学和 外国文学都有涉猎,最后还有23篇对外国短篇文 学的选译,充分发掘和展现了文学的思想意义和 审美价值。
这一部分涉及《汉书》《水浒》《红楼梦》以 及陶渊明、杜甫、白居易、培根、果戈理,乃至恩 格斯与马克思的文学观点与批评。或是评点优劣, 或是考证辨伪,或是批判观点,或是继承思想,均 彰显出考证精确、论据翔实、角度新颖、见解独到 的特点。这部分中还有一些对文学点评的再点评, 譬如对马克思、恩格斯论科幻文学的点评的解读, 有助于我们理解马、恩二人对科幻文学的意义,也 让我们对科幻文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的认识。
除开文学评点之外,还有一些社会调查、历 史研究以及郑先生自己撰写的人物传记、回忆文 章、追悼文章等,其中不乏名人如白求恩等,这 些篇章中,有的作为故事读来酣畅有趣,同时也 是相当珍贵的史料。最后选译的23篇外国文学作 品,其中也不乏名作,如狄更斯的《梵卡》,托 尔斯泰的《上帝会看到真相,但是你要等待》等, 作为小品读物也都是极好的精神享受。
这些文学评论或译著大都是关于名著、名人 的,故而即便是对于一般读者来说,郑先生对这 些人物、作品的评点也很容易理解,读之能够有 所收获,从而建立起对这些优秀作品与作家更加 深刻的认知。不仅如此,这些文章本身也发散出 文学的魅力,其所蕴含的学术思想、对待文学作 品乃至艺术作品的态度,也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 观照我们平时所涉及的其他文艺作品,让我们在 进行文艺欣赏时,能够眼光更准,体会更深,更 好地去追寻它们的审美内涵。譬如郑先生在《漫 谈〈红楼梦〉的戏曲改编》中对某些改编作品的 批判,通过对比原著与改编作品,批评了许多不 成功的改编,认为某些关于《红楼梦》的改编作 品宣扬了因果报应、虚无主义等,是“歪曲和篡 改了主旨”;有些改编作品剧情设计不合理“离开 了原著所涉及的封建礼教制约的宝黛性格和宝黛 恋爱方式”,写的如同现代青年的恋爱举止一样; 有的将“现代革命思想”安到了宝黛头上,过分 拔高其思想内涵;又有的将《红楼梦》悲剧的因 素归因于一些单一或偶然因素,造成了其思想性 的降低与割裂……尽管在这些作品中,许多作品 的文本相当优美,或是在当时被认为是极具进步 性的。品读这些文章,领受郑先生文艺批评潜移 默化的精髓,不仅能直接感受到文学的魅力,更 能帮助我们提升自己的文艺品味与鉴赏能力,并 能从当今鱼龙混杂的文艺作品中更加直接精确地 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一份体验。
先生在这三个领域分别做出的成就令人景 仰,许多思想观点至今仍能成为科学研究和社会 实践的重要借鉴。但其价值还远远不止于此。通 观全书,有一种精神贯穿于三个部分始终,是郑 先生传承给我们最重要的财富。那就是实事求是, 就事论事,不以偏概全,也不因人废言,敢于发 表见解,不吝直抒立场的科学精神。这样的科学 精神,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不应抛弃的。然而,现 实往往充满讽刺。譬如古时朝官攻讦对手政策, 惯用的手段便是攻击对手个人品格,似乎道德水 准便能直接与其政治水平产生联系;今人市井争 论细枝末节,惯用的手段便是诉诸权威专家,似 乎座位高度便能直接与其学识正确性一一对等 (即便“权威”的领域与问题并无联系)。如此种 种,不一而足。这些逻辑谬误如诉诸权威,如非 黑即白,如人身攻击、诉诸感情等在如今的争论 中,尤其是网络上的争论中屡见不鲜,甚至有愈 演愈烈的趋势。而郑先生的文章,尤其是学术立 论及驳论的文章,无不传达出了科学的精神与严 谨的逻辑。如对古典文学作品《水浒传》《红楼 梦》的分析,郑先生不因它们被称作“社会主义 文学”而放弃对它们局限性的批评;对《荡寇志》 的批评,不因其高度的艺术水准而一并肯定其思 想内容,也不因其思想内容的险恶而否定其艺术 手法的高超……诸如此类,不胜枚举。这样的精 神与态度充盈于文章之内,呼之欲出,其对读者 造成的积极影响,自然是不可估量的。
纵观全书,无论是在科学(史)、哲学还是 文学领域,郑先生都有着相当高深的造诣。尽管 书中有部分文章观点被打上了明显的时代印记, 或是仅能代表当时的学术前沿,但是更多的观点 即便是放到现在也是有其价值的。更遑论除却观 点以外,郑先生用横亘文理中西的如椽大笔,向 我们展示出学术态度、价值立场,以及最值得倡 导的科学精神,确是来自大师一世求索的明亮薪 火,是值得我们吸取的永不过时的宝贵财富。
作者简介
冯础,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科学哲学专业博 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科学哲学、科学与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