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古开今:在传统文化中寻找科普创作新思路——评张辰亮《海错图笔记》
《科普创作》
邹贞
2018-12-14 16:29
[ 编者按 ]
张辰亮,“85后”科普作家,现为《中国国家地理》策划总监。为《博物》《生命世界》《中国国家地理》等媒体撰写稿件多篇,著有《海错图笔记》《掌中花园》等作品,并获多项图书奖项。《海错图笔记》是一部让人“惊艳”的科普书,不仅在于其制作精良,古色十足,更在于张辰亮别出心裁,善于从旧纸堆里“讨科普”,去伪存精,辨其精要,将民族文化典籍与科学文化做了妙手桥接,为当前的科普创作提供了范例。本期“作家档案”栏目刊发了邹贞对《海错图笔记》的鉴赏以及张晓磊的采访手记,栏目末尾附张辰亮新作《膏蠘、拨棹:膏腴满腹,蟹中之舟》。
张辰亮,《博物》杂志编辑,同时也是 该杂志官方微博910万名粉丝认可的“什么 都知道”的“博物君”。《海错图笔记》是张 辰亮撰写的一本借助现代生物学知识,考证 传统典籍文字、图片真伪的海洋生物科普图 书。该书深受读者喜爱,目前已由中信出版 社出版两册。从科普创作的角度来说,该书 最大的亮点是植根传统文化,从历史典籍中 寻找创作切入点,将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普有 机结合起来,开创了科普创作的新思路。
创作缘起:从《海错图》到《海错图 笔记》
《海错图》是清人聂璜的唯一传世作品, 该书以图文的形式记载了作者在河北、天 津、浙江、福建等地游历时,收集到的300 多种海洋生物信息以及耳闻目睹的奇闻轶 事、风土人情。这本介绍海洋生物的自然绘 本,得到了乾隆、嘉庆、宣统等皇帝的喜 爱。囿于时代所限,《海错图》中不少生物的 记载真假混杂,有待分辨。
酷爱海洋生物的“85后”北京小伙张辰 亮,对这部传统典籍很感兴趣。书中有趣的 内容以及清奇的图谱画风,深深地吸引了这 位昆虫学硕士。然而,仔细阅读之后,张辰 亮发现《海错图》中有不少“不靠谱”的地 方,有的是缺少生物分类学知识,有的是对 古籍理解有误,有的是仅凭道听途说绘制生 物外形,还有的生物习性记载真假混杂。
图1《海错图笔记》(中信出版社,2016年11月)
张辰亮觉得科学在发展,传统典籍中的 部分内容现在看来已有不科学之处,作为科 普工作者,理应为公众带来最新的认识和解 读。从2015年起,张辰亮着手考证书中的 海洋生物,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证、推理 分析等方式,分辨《海错图》内容的真伪。 他把自己的考证过程、考证结果和考证心得 集结成册,取名《海错图笔记》。
全书按照我国传统本草书分类法设立章 节,每章以考证的海洋生物名字为次级目录 标题。以第一册为例,该书目录以“介部、 鳞部、虫部、禽部”为章名,其中,第一章 是“介部”,章内以“海和尚、海夫人、龟 脚、鲎”四种生物名字作为节名。这种章节 目录的分类尝试,也可为其他科普图书创作 者开拓思路,提供经验借鉴。
创作过程:从分辨推敲到勘误补正
《海错图笔记》各章节主体内容大致包 括各类生物得名原因、外形特点、习性特征、 用途及烹饪方式等。通常先引述聂璜在《海 错图》中的描述,然后从现代生物学角度进 行分辨推敲、勘误补正,全书在“正名”和 “正形”两方面论述颇丰。
《荀子·正名》里说:“名无固宜,约之 以命,约定俗成谓之宜,异于约则谓之不 宜。”荀子的这句话是说,事物的名字是人 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约定俗成的。在《海 错图笔记》中,张辰亮围绕各种海洋生物的 得名依据,做了大量“正名”工作。
比如,贻贝为何又称淡菜?聂璜在《海 错图》里的推测是,“潮汐虽往来于期间,其 性必嗜淡水于泉石间,故恋恋不迁。此淡菜 之所由以得名也”。聂璜觉得贻贝长在入海 处,退潮后没有流入大海,于是推知它们喜 欢淡水,故名淡菜。
张辰亮对聂璜的判断提出质疑,他发现 有两点需要注意:一是贻贝的生长位置不只 是在入海口,海底也可以;二是退潮未入大 海是因为它们的生长方式是附着在礁石上的。 综合考虑,聂璜的“贪恋淡水说”立不住。
那么,更合理的解释是什么?张辰亮发 现,《清稗类钞》一书中有关于贻贝的内容, 其观点比较合理,“淡菜为蚌属,以曝干时不 加食盐,故名”。也就是说,淡菜是贻贝煮 熟晾干后的制品,其煮制过程不加盐,所以 会变淡,淡菜之名由此而来。
又如“西施舌”这个名字,《海错图笔 记》第二册里讲了一个小故事,如果在台湾 地区的饭店里说“来一盘西施舌”,端上来 的是双线紫蛤,而在大陆饭店,得到的却是 像大号文蛤的“西施马珂蛤”。问题出在哪 儿?张辰亮进行了考证,他发现中国古代、 近代“西施舌”指的都是双线紫蛤,如今, 台湾地区保留了这一叫法,大陆则改指西施 马珂蛤了。
其实,同一个名字,在海峡两岸指称不 同事物的情况并非个例。记得20世纪90年 代初,有台湾同胞来大陆,看到菜单上写的 “炒土豆丝”心生疑惑,那么小的土豆居然 也能切丝,等菜上来后却惊呼搞错了,原来 “土豆”在台湾地区指的是peanut,即大陆说的花生。台湾地区之所以将“土豆”作为 “花生”的俗称,主要是受闽南语的影响。 根据英国传教士杜嘉德(Carstairs Douglas) 编 著 的《 厦 英 大 辞 典 》(Chinese-English Dictionary of the Vernacular or Spoken language of Amoy,1873 年)记载,当时厦门话把花 生(peanut)读作thô-tāu。今天的泉州方言 也有类似的发音(t‘2 2 tau5 ),可以用“涂豆” 二字记音。
除了“正名”外,《海错图笔记》还做了 “正形”工作,书中围绕海洋生物外形做了 大量考证。聂璜在解剖旗江珧时,特别不理 解为什么肉上长了一大撮毛,因为一直没找 到答案,索性“备存其图与说,以俟后有博 识者辨之”。张辰亮运用现代动物学知识解 答了这一问题:旗江珧属于贻贝目,这一目 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拥有一团“足丝”,这 些丝具有吸附性,可以用来固定身体。
原本问题已经回答完毕,但是张辰亮并 没有就此打住,他进一步思考,“为什么《海 错图》里那幅‘江瑶柱’图里没有足丝?” 这些足丝有哪些用途?在不断深入的过程 中,张辰亮发现,图中之所以没有足丝很大 程度上是因为商贩售卖时拔掉了。在用途方 面,足丝可以搓成丝线,用来织布。撒丁岛 的一个博物馆里就摆着一片足丝织成的布, 质地轻柔,访客可以伸出手去亲身感受。
关于“寉鱼”,《海错图》中记载“康熙 丙子夏月,福宁州鱼市有寉鱼。张汉逸勒予 往观而图存之”,大意是张汉逸知道聂璜喜 欢画鱼,见到市场有新鱼,命令聂璜赶紧去 看去画。张辰亮根据聂璜绘制的图,判断出 这种鱼属于颌针鱼目。他又进一步思考,鉴 定出该鱼属于颌针鱼科。到这里,他仍觉不 够,又鉴定出属,即这种鱼属于圆颌针鱼 属。还能不能再往下呢?张辰亮说,再往下 是鉴定到种,需要看牙齿的倾斜角度、鳍条 个数,这些在聂璜的画中很难体现,因此, 只能到此为止。
此外,张辰亮在书中还做了一些补正工 作。聂璜说,藤壶的壳“中通如莲花茎”,这 句描述看似简单,但其中的缘故很难理解, 就连张辰亮自己也说一直想不明白。2016年, 张辰亮在台湾垦丁海滩上捡到一个笠藤壶空 壳,在把玩时看到壳壁截面如蜂窝状,他突 然领会到这一结构和莲花茎截面非常相似, 直到这时,才真正看懂聂璜的描述。张辰亮 把这段经历和认识写进书中,一方面能帮助 读者更好地理解藤壶的生理特征,另一方面 也对《海错图》的相关内容进行了补足。
创作启示:从传统典籍到现代科普图书
《海错图笔记》自出版以来深受广大读 者好评,该书植根传统文化,实现从传统典 籍到现代科普图书的融合发展,对当下科普 创作很有启发意义,科普创作者可从以下几 方面斟酌考虑。
一是寻找有新意的科普切入点。《海错 图笔记》属于海洋生物类题材,应该说,这 是一种很常见的题材,从选题来看并没有太 多新意,而且这类科普图书已有不少,有的 图书也已经得到了专家和读者的认可。但是, 目前的作品多数都开门见山直接罗列海洋生 物或者稍微加以分类,很少考虑切入点问题。
张辰亮的做法是,从古代传统典籍出 发,以考据传统典籍为切入点,以与时俱进 的科学眼光审视传统作品,通过辨别真伪 来讲述海洋生物知识。应该说,这个“不常 见”的切入点,是激发读者阅读兴趣的重要 原因,也是《海错图笔记》取得创作成功的 重要因素之一。
二是新增读者感兴趣的科普内容。当 下,常见的科普创作内容主要包括前沿科学技术、百科知识、学科知识、科学考察、科 学家传记等。将科学考据过程作为科普创作 主要内容,还非常鲜见。
《海错图笔记》除了普及科学观点外,还 记录了大量考据过程,作者希望大家能知其 然,还知其所以然。从阅读体验来看,考据 的过程甚至比结果更有吸引力,作者认为从 文字、图画中发现蛛丝马迹,辨别真伪,再 一步步推理分析,从而鉴别生物真身,就好 像在破案一样,非常过瘾,不少读者在读完 考据过程后也同样大呼过瘾。可以说,书中 的科普考据过程让作者体验了创作快感,也 让读者感受到了阅读酣畅淋漓之悦。
三是巧妙装帧凸显科普图书文化内涵。 优秀的科普图书应当“内外兼修”,富有表现 力的装帧设计,能为图书作品起到锦上添花 的作用,形式与内容相得益彰,可以起到事 半功倍的效果。
《海错图笔记》的内容植根于中国传统文 化,图书装帧也着力体现古代典籍风格。已 出版的两册图书都采用仿古做法,封面、腰 封和内页在纸张、色调、版式等方面都体现 出明显的古籍风格。为了进一步改进效果, 第二册封面由裸脊线换成圆脊精装,同时, 新增书脊以方便读者收藏及上架取阅,内页 纸张质量也有所改善。如此一来,该书从里 到外都散发出浓郁的古典美,让人爱不释手。
《海错图笔记》将科普植根于传统文 化,开启了科学文艺创作的新思路,也是繁 荣科普创作的有益尝试。此外,书中涉及多 种海洋生物名称,其中不少都是生僻字,如 “鲎、珧、䖳、㹠、鲛、蟳、鲥、䲡、肭、 腽、瑇、瑁、寉”等,考虑到读者的阅读基 础,作者在正文中对部分难认字标记了读 音。只是,目录如何处理仍是个问题,如果 标记读音,似乎不大美观,如果像现在这样 不做标记,又会让读者产生阅读困难,尤其 是百余字的目录里出现十余个甚至更多的生 字时,多少会给读者带来一些阅读障碍,希 望这个左右都让人为难的问题以后能有更好 的解决办法。
作者简介
邹贞,文学博士,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 研究院与中国科普研究所联合培养博士后。主要 研究领域为科普创作、青年科普创作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