膏蠘、拨棹:膏腴满腹,蟹中之舟
《科普创作》
张辰亮
2018-12-14 17:14
图1《海错图》插图
蠘=拨棹
蠘(音“节”),是东南沿海人对一类 海蟹的称呼。明代的《闽中海错疏》写道: “蠘,似蟹而大,壳两旁尖出而多黄。螯有 稜锯,利,截物如剪,故曰蠘。”清代《海 错百一录》载:“蠘螯有稜而长。”壳两侧有 尖角,大螯修长并且有棱和锯齿,这些都是 梭子蟹科的特点。而《海错图》的作者聂璜 画的“福州膏蠘”一图,更可以进一步鉴定 到种:三疣梭子蟹。
三疣梭子蟹是中国最常见的梭子蟹,今 天的福州人依然把它奉为蠘中正宗,卖三疣 梭子蟹的店家会挂出牌子,上书两个大字 “正蠘”,以区别其他种类的梭子蟹。
聂璜发现,古籍中还有个蟹名叫“拨 棹”,和蠘的形态描述很相似,这二者是什么 关系呢?聂璜亲自走访海乡,进行田野调查。最后,他做出了判断:蠘就是拨棹在福建的 别名。他说:“拨棹……在闽则呼为蠘而巨。”
拐大弯夸梭子蟹
既然拨棹和蠘是一回事,为什么聂璜要 把它们分成两幅图来画?主要是为了腾出地 方来,好好赞美一下拨棹。聂璜觉得拨棹的 构造很神奇,就发了一通感慨。洋洋洒洒一 大堆,一半都是废话。
中心思想就是:上天造物时,不但会赋 予它们不同的习性,还会赋予它们符合这种习 性的形态。如果徒有习性,却无相应的形态来 配合,就无法施展出来。然后他举了一大堆例 子:“虎豹至威,无爪牙则困。骏马善行而无 坚蹄则困。牛羊无犄角则不能自强而困……”
最后,终于说到了拨棹,这种蟹的最后 一对足宽扁,就像棹(长的船桨),是游泳 用的。聂璜说,上天赋予此蟹宽阔的后足和 灵活的腿部关节,让它可以尽情施展嗜水的 天性。想夸拨棹就直接夸不好吗?绕一大圈 有必要吗?我要是当聂璜的编辑,前面一半 的字我全给他删了。
本文发于《博物》2018年2月刊,将收 录于《海错图笔记·叁》,略有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