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自然文学的“追梦”之旅——《追梦珊瑚——献给为保护珊瑚而 奋斗的科学家》的生态审美诉求①
《科普创作》
张玲
2019-06-16 10:09
《追梦珊瑚——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 科学家》(以下简称《追梦珊瑚》)是大自然 文学作家刘先平在40年大自然考察、探险经 历基础上撰写的又一部讴歌自然、呼唤生态 道德的文学力作,其文体风格不同于他在20 世纪80年代初期创作的《云海探奇》等野 生世界探险长篇小说的纯小说风格,也有别 于他于90年代创作的大自然探险散文《山 野寻趣》等纪实性散文的风格,是集小说与纪实风格为一体,跨文体写作而成的一部风 格更为浓郁、成熟的作品。作为刘先平大自 然文学作品的典型力作,《追梦珊瑚》双线展 示了美丽迷人的大自然故事与艰苦卓绝为梦 想而战的人的故事,并将二者水乳交融,富 有韵味地向读者寓示了人与自然的共生共 荣、和谐统一是终极目标,也是人与自然相 处的终极方式。
图1《追梦珊瑚》(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年1月)
一、以诗意的情怀传科学旨趣
一部着力描写海洋生态系统的作品,无 疑会提到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珊瑚在海 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等科学知识,但如何叙 说才能以浅显明白而又深入人心的方式达到 最大的影响力是每位作者下笔之前所要深思 的。刘先平选择采用文学的、诗意的语言来 解决这一问题。《追梦珊瑚》开篇便诗意盎 然地描述了大海与月亮的关系:
世界上只有一种呼吸,吐纳之间具有惊 天动地的神奇。这就是大海的呼吸,它以潮起潮落宣示着生命律动的波澜壮阔。
大海的灵魂是月亮。月亮虽远在38.4万 千米外的高空,却赋予了大海血脉的张弛、 生物的荣衰。难道月亮是从大海出走,却又 时时眷顾故乡的游子?难道这也是引力波的 作用?[1]3
寥寥数语,举重若轻,将大海潮汐与月 球之间的重要关联娓娓道出,为其在珊瑚虫 月夜产卵中的重要作用打下伏笔,引起读者 无限遐想。
诗意的语言可以创造气韵生动的形象, 帮助人们更清晰地体认对象,其本身也溢美 流芳,余味无穷。在作者的笔下,海底珊瑚 世界“犹如西天的晚霞落入海底”,一片色彩 斑斓,读者仿佛看到了“比春天的柳条还要 青翠的枝状珊瑚,变幻着深红、玫瑰红的红 海柳,鹿茸般的鹿角珊瑚,白玉般的石芝珊 瑚,大块头的脑珊瑚、滨珊瑚”[1]41,看到了 “倒行逆施”的章鱼追逐“横行霸道”的螃 蟹,贪吃珊瑚的长棘海星转身遇到天敌—— 凤尾螺,集“月亮鱼”“太阳鱼”美誉于一 身的翻车鱼悠闲地吃水母等一个个或急或 缓、或和谐或敌对的海洋动植物之间的趣 事。事实上,《追梦珊瑚》对海洋生物知识的 介绍和描写极其丰富,如一本海洋知识小百 科,又因其灌注了充沛的情感和深沉的生命 意识,读起来既轻松诙谐又让人印象深刻。
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极大地增强了人类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能 力,也深刻地改变了人类的自然观念,“两 种新的观念,即机械论和对自然的征服和统 治,成了现代世界的核心观念”。[2]自然被 看作一个完整有序运行的机器,可以被拆 卸、分解,但其中却没有理智和生命。然而 在这样的自然观指引下,人们发现,越是科 技发展,环境越是恶化,生态环境越是危机 重重。面对全球生态问题,现代学者开始反 思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思为科学技术所遮蔽 的自然的本质。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警觉与 怀疑人类对待自然的方式,正如刘华杰在 《自然二十讲》序言中所说:“越来越多的人, 不管有文化还是没文化,有科学素养还是没 有科学素养,都在呼唤回归自然。”[3]如何回 归自然,让民众从对个体生命存在与环境的 无知和漠视中清醒?刘先平在《追梦珊瑚》 中选择了一条有别于蕾切尔·卡逊的《寂静 的春天》那般揭露与批判式的途径。刘先平 曾说过,唯有热爱生命、热爱自然,才会尊 重生命、敬畏自然,继而保护自然、保护环 境。个人在品质修养的潜移默化提高中达到 对生态道德的自觉践行,“道德力量的伟大, 犹如日月星辰。我一直坚信,只有人们以生 态道德修身济国,人与自然的和谐之花才会 遍地开放”。[1]5为此,刘先平怀着饱满的诗 意情怀,行走大自然,赞美生命的灿烂,讴 歌大自然的每一片绿叶、每一条小溪与每一 座山峰。在他的笔下,“我们领略到大自然的 生态衍续与生死交替、野生动物世界激烈的 生存斗争、物竞天择的残酷法则以及维系神 奇生物链的特殊的神奇景观。”[4]《追梦珊瑚》 在“天上掉下个‘小蝠鲼’”“海上漂起红带 子”两章中,以大量的篇幅对“生命诞生” 进行了诗意的刻画:
突然,一条蝠鲼蹿出大海,翻了个跟 头,留下一抹无比优美的弧线,落到水面, 顿时雷鸣震耳,水花四射……那蝠鲼却打起 了旋旋。难以置信的是,它几米长的“翅 膀”竟然能灵巧地做出如此高难度的动作。 它越旋越快,就像在不断给发条铆劲。突 然,它蹿出海,飞上了天,还没看清它是怎 么动作的,腹部猛然掉下一团肉……妈妈带 着孩子游走了,小家伙跟前跟后。妈妈不时 回头顾盼,有时还用“手”环抱共游。好一 幅充满亲情和爱意的温馨画面!其他蝠鲼也 尾随而去,就像簇拥着英雄凯旋。[1]159-160
而珊瑚虫的诞生却在静谧的月圆之夜的 大海中盛大开场:
大海中冒出了水泡,水泡刚到海面便立 即炸开,如一朵玫瑰怒放,花粉回扬,红了 一片。一个个水泡,一朵朵怒放,就像从海 底涌向海面的桃花雨。
生命如此诗意般地降临!它不像蝠鲼 分娩般惊天动地,却在无声中启动了轰轰烈 烈![1]169-170
美国环境伦理学家霍尔姆斯·罗尔斯顿 在《哲学走向荒野》中曾这样赞美白头翁花:
我们一般认为,生命的进化是一个残酷 的过程。但开花却为进化过程加上了一种艺 术的辉煌,因为丛林中的花在使开花植物适 应环境而更好地生存的同时,也彰显了生命 进化是如何朝向一种生动的美。[5]
无论是蝠鲼惊天动地的分娩还是珊瑚 虫以多取胜利用大海潮汐繁衍生命的智慧行 为,都彰显了生命为适应环境更好地生存所 做出的努力,彰显了生命进化中辉煌、生动 的美。
《追梦珊瑚》用诗意的语言连缀丰富的 海洋生物知识,用炽热的情感焊接精确的科 学知识,丰厚而不凝滞,真实而不枯燥,诗 意地展现了一幅璀璨的生命图景,引导读者 走进珊瑚世界,热爱海洋生物,从而升起保 护海洋生态的愿景——对生命本身的探秘不 正是哲学意义上科学之旨归吗?
二、对大自然“祛魅”中“返魅”大自然
自从哥白尼提出“日心说”、牛顿建立 力学理论体系以来,自然科学迅猛发展,迅速改变着人类对自然以及对自身的看法。 1859年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更是在现 代科学普适性的物理规律上加上自然选择规 律,进一步将“上帝”赶下神坛。人类日益 以自然的征服者自居。在利用科技对自然进 行掌控的过程中,人类开始更多地将自然视 为“资源”,逐渐改变了自己与自然的关系, 也改变了对自然的观念。美国后现代哲学家 大卫·雷·格里芬指出了“现代范式”的四 个方面的错误,认为现代范式的一个灾难性 后果是导致对自然本质的错误认识:自然失 去了生命的神性,“完全是由无生命的物质构 成的,它缺乏任何经验、情感、内在关系, 缺乏有目的的活动和努力。一句话,它没有 任何内在价值。”[6]218自然与人类之间最本源 的价值关联逐渐消解的过程就是德国著名社 会学家马克斯·韦伯所说的社会整体理性化 过程,也就是对自然祛魅的过程——“把魔 力(magic)从世界中排除出去”。[7]自然的 祛魅,助长了人类对自然肆无忌惮的掠夺。 在现代社会中,“由于物质自然没有思维和 自己的价值观,因而我们便可以随心所欲地 对待我们的环境,致使资源挖掘殆尽,垃圾 堆积如山,而我们却毫无悔改之意”。[8]在 这种毫无悔改之意的物质文明进程中,自然 成了可以不断解剖和反复使用的物质,被隔 绝在钢筋混凝土构建的人类社会之外,其作 为人类生命价值源泉的神秘性逐渐消解,从 而逐渐淡出人类的审美视线。对自然的祛魅 给人类社会带来了高度发展的物质文明,同 时也带来了愈演愈烈的生态危机。因此,大 卫·雷·格里芬等后现代哲学家开始大声疾 呼对自然的返魅。“由于现代范式对当今世 界的日益牢固的统治,世界被推上了一条自 我毁灭的道路,这种情况只有当我们发展出 一种新的世界观和伦理学之后才有可能得到改变。而这就要求实现‘世界的返魅’。”[6]222 当代欧洲著名的社会心理学家塞尔日·莫斯 科维奇也强调通过对自然的返魅,来重新审 视人与自然的关系,“自然必然属于未来的文 化。它的轮廓尚不分明,但其意义已经清楚: 恢复世界之魅。”[9]
如何实现对自然的返魅,将人们的审美 目光再次聚焦自然,让人们在对自然的“陌 生化”关注下重新发现自然的魅力,这也是 大自然文学作家自觉的思考。刘先平说:“几 十年的大自然探险经历告诉我,发现就是快 乐!大自然蕴藏着无穷的神奇和奥秘,怀 着崇敬和朝圣的心情走万里路,一定会有发 现。”[1]8正是在作者怀着崇敬和朝圣之心多 次远赴海南,两赴西沙群岛,数年追踪珊瑚 礁科考队科考之旅的实践中,神奇的海底热 带雨林——珊瑚世界的神奇性才逐渐掀开其 朦胧的面纱,清晰地呈现在我们面前,带给 我们全新的海洋知识体验,刷新我们的海洋 认知、海洋意识。《追梦珊瑚》如一台显微 镜,聚焦海底,让读者清晰地看到小至浮游 生物大至珊瑚礁在海洋世界中创造的神奇。 一幅幅精美的生命图景,既是对生生不息的 自然生命的致敬,又形象而有力地诉说了海 洋生态系统的重要性:
珊瑚虫是海底花园的建筑者,它不仅以 珊瑚的各种形态来彰显生命形态的多姿,以 缤纷的色彩宣示生命的美丽,同时也创造了 海洋中的顶级生态系统……珊瑚虫创造了大 奇迹!渺小的转身是伟大![1]145-46
正如王泉根教授所评:“阅读这本书对 我来说是海洋知识的提升,珊瑚对我们人 类的生态有这么重要的价值,如果珊瑚礁 遭到破坏,那将是人类生活的大灾难……这 种知识,不要说一般的青少年,就是我们这 种所谓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很多都不知道。如 果一个小学生或中学生认真读了《追梦珊 瑚》,他的海洋知识、海洋意识肯定会有所 提高。”[10]
然而,面对已缩减80%的近岸珊瑚、白 化的珊瑚、珊瑚克星长棘海星的大爆发,人 类和自然又将如何修复呢?《追梦珊瑚》为 我们展示了自然化生万物的魅力,群落中物 种间通过相互作用(形式包括竞争、捕食、 共栖、寄生等),形成相对稳定的食物链, 构建美丽、稳定的生态系统。珊瑚在月圆之 夜大量繁殖,借助潮汐将生命繁衍至大海各 处,虽遭各类鱼鸟啄食而绵延不绝的历程让 人赞叹。长棘海星狂食珊瑚却又遭遇凤尾螺 的肆意杀戮也是自然的规律。人类在造成生 态危机的当下利用科学技术实施“封海育珊 瑚,植珊瑚造礁”的宏伟科学梦想是另一种 珊瑚虫式的壮举,在恢复海洋美丽、稳定的 生态系统的同时,恢复对自然的崇敬和敬畏 之情,恢复对自然作为人类生存价值源泉的 重新思考。
《追梦珊瑚》借助对自然的科学性和客 观性的认知掀开占据地球三分之二的海洋的 面纱,充分展示了海洋生物在相互依赖又相 互竞争中生生不息、共生共荣,在对大自然 神奇瑰丽的创生礼赞中为自然复魅,从而达 到在重新审视自然中重新审视人与自然之间 的关系,审视人类自己。
三、在“生态整体主义”与“生态人 文主义”中追梦“共生”
如果说大自然探险系列散文《山野寻 趣》《走进帕米尔高原》着重歌颂的是大自 然的美,《海猎红树林》《美丽的西沙群岛》 着重歌颂的是保护自然的美,那么,《追梦 珊瑚》则是包含并举,在讴歌自然、讴歌生 命、讴歌保护自然的美好心灵的同时,提出 了一个重要的自然观念:共生。
《追梦珊瑚》中浓墨重彩地对三重“共 生”关系进行了揭示。
第一层次共生关系展现在海洋动植物 的功能性组合上。不论是海葵的“骑马走天 下”,与小丑鱼共同分享食物,还是虎鱼与 枪虾的奇异组合,都是生物共生的智慧展 现。其中最令人惊叹的是珊瑚虫与虫黄藻的 共生:
在正常情况下,珊瑚呈现蓝、绿、紫、 黄、红等不同颜色,然而这些颜色并不是 珊瑚本身拥有的,而是来自珊瑚体内的虫 黄藻。珊瑚虫依赖体内的微型共生海藻虫黄 藻生存,虫黄藻通过光合作用向珊瑚虫提供 能量……所有造礁珊瑚的体内都必须有虫黄 藻。这就是大自然创造的最为神奇的动植物 结合的命运共同体![1]20
共生带来了生命的勃发与繁盛,反之, 当虫黄藻遭到环境污染的威胁离开珊瑚的时 候,会引发珊瑚的白化和众多海洋动植物的 濒危与凋零。
第二层次共生关系展现在生物的集体群 居智慧中。作者怀着崇敬的感情对海洋中最 微小的浮游生物的智慧进行讴歌:
别看浮游生物很小,但数量庞大,它们 和藻类一起为海洋的高等动物提供最基本的 食物,连一些鲸、鲨也要靠它们为生。食物 链很神奇!生命就是这样繁荣昌盛的。[1]34
最突出的共生现象要数珊瑚虫了,尽管 珊瑚虫微小得即使在微距镜头中也难以窥视 出它是圆筒状的,但:无数圆筒状的微小生 命集群在一起,才形成生命共同体、命运共 同体。依靠团队的力量,对付强敌,适应环 境,这就是营群性生物。[1]44
珊瑚虫有着特殊的“共肉”结构:
如纽带一般,把一个个微小的珊瑚虫连在 一起。这个共同体能将捕捉到的食物消化掉, 分泌出角质或石灰质,进而形成珊瑚虫的外 骨骼——它们生活在外骨骼的城堡中。[1]45
微小如珊瑚虫,其产卵更是微小得看不 见,却因集中产卵染红一片海域,引起食客 云集,上演一场生死存亡的大戏,展现了生 命的美丽,同时也演奏了生命的悲壮。[1]172
更进一步,作者以珊瑚礁系统为基点, 将“共生”的视域扩展到整个海洋生态系统 乃至整个宇宙。无数微小的珊瑚虫造就了庞 大的珊瑚礁系统。
海水原本是贫瘠的,正因为有了珊瑚 虫,有了珊瑚礁,才使蓝色的沙漠成了绿 洲,四五千种鱼类有了赖以生存的家园,众 多的海洋藻类有了立足的土壤。[1]45-46
珊瑚礁生态系统犹如陆地上的热带雨 林,其中的每种生物都是这个生态系统中的 一员,合力组成了共命运的生物圈。珊瑚礁 的破坏将会导致众多海洋生物失去栖身之地 而造成灭顶之灾,海岸线失去天然屏障后遭 受海浪的冲击,从而改变海岸的生态环境, 导致整个海洋生态系统的大灾难。当占地球 三分之二的海洋生态失去平衡之后,人类将 何去何从?
珊瑚虫以壮美的生命启迪了人们的良知, 宣示了一个真理,那就是“保护珊瑚礁生态 系统就是保护海洋,保护人类的家园”。[1]46
共生才能共赢,作者以珊瑚虫神奇的 共生现象引出第三层共生关系,那就是作品 中以黄埔晖为核心的科学考察队“封海育 珊瑚,植珊瑚造礁”的宏伟追梦之举。让虫 黄藻重回珊瑚体内,在共生的状态下重现共 荣,这既是珊瑚礁生态系统中各类生物实现 共生共荣的需要,也是人与自然实现共生共 荣的科学之路。
三重共生关系交织着大自然文学作家 对人与自然命运共同体的审美思考。达尔文 的进化论使人们认识到人类与其他生物之间 亲密的关系,为生态哲学思想的发展起到了 推动作用,但被更广泛强调的是生命为生存 而斗争的一面,而忽视了为生存而合作的方 面,《追梦珊瑚》恰恰为后者做了一个生动而 活泼的注脚。在生态危机下,现代西方生态 哲学家开始对工业文明进行反思与批判,开 始从“人类中心主义”思想向“生态整体 主义”思想转型,中国古典哲学中“天人合 一”的思想重新焕发出智慧之光,二者都对 大自然文学作家产生了影响。然而,生态整 体主义思想在重视生态整体价值的同时,对 个体生命的价值却有所忽视,这一点被许多 现代学者所关注,并以“生态人文主义”来 加以调解,如程相占教授所说,“现代人文 主义批评宗教迷信,在非神论的基本立场上 强调理性、经验和人类价值;在当代生态危机的刺激下,激进的生态主义者为了批判人 类中心主义而过度强调非人类的物种与环境 的独立价值。生态人文主义可以说是二者的 折中。”[11]《追梦珊瑚》的复线结构正是从 海洋生态的客观叙述与对科考队员们高尚的 品格、坚韧的个性的深情描述中肯定自然的 生生之美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美,强调了 “生物圈生态整体的人文主义”。生态美学家 曾繁仁倡导,“我们只能坚持作为生态文明有 机组成部分的‘生态人文主义’和‘生态整 体主义’,走向人与自然共生、发展与环境 双赢之路。”[12]从这个意义上说,《追梦珊瑚》 正是以歌颂人与自然共荣共存,以构建人与 自然和谐、永续发展为己任,实现作者对生 态道德、生态文明的追求。
作者简介
张玲,就职于安徽大学科学技术处,助理研 究员,文艺学博士生。
参考文献
[1]刘先平.追梦珊瑚——献给为保护珊瑚而奋斗的科学家[M].武汉:长江少年儿童出版社,2017.
[2]卡洛琳·麦茜特.自然之死——妇女、生态和科学革命[M].吴国盛,等,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2.
[3]刘华杰.自然二十讲[M].天津:天津出版社,2008:8.
[4]郭运德.生态文艺创作的新收获[A]//大自然文学研究(第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2018:117.
[5]霍尔姆斯·罗尔斯顿.哲学走向荒野[M].刘耳,叶平,译.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0:245.
[6]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精神[M].王成兵,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5.
[7]马克斯·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M].于晓,陈维纲,译.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52.
[8]大卫·雷·格里芬.后现代科学[M].马季芳,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8:126.
[9]塞尔日·莫斯科维奇.还自然之魅[M].庄晨燕,丘寅晨,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135.
[10]王泉根.我们最缺少的是这样的书——读《追梦珊瑚》[A]//大自然文学研究(第三卷).合肥:安徽文艺出 版社,2018:125.
[11]程相占.生生美学论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56.
[12]曾繁仁.生态美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476-477.
①本文为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2016年重点基金项目“生态文明视域中的‘大自然文学’研究”(批准 号:AHSKZ2016D23)阶段性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