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9年第3期»创作谈»用生态摄影讲好中国荒漠故事——《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创作谈

用生态摄影讲好中国荒漠故事——《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创作谈

《科普创作》

陈建伟

2019-09-18 14:11

一、创作缘起

我是一名科技工作者,大学毕业之后就一直从事森林、湿地、荒漠等生态系统和野生动植物的调查、监测,以及科研规划设计工作,后来,又到政府机关承担国家的自然保护行政管理工作。

20世纪末,国家林业局党组提出将“三个系统一个多样性”(即森林、湿地、荒漠三大系统和野生动植物多样性)作为新时期林业工作的中心任务。这是国家林业局在改革开放过程中由以林业生产为主向以生态保护为主转化的重要时机提出来的。此时,生态环境保护刚刚提上议事日程,民众的保护意识也刚刚萌芽。我深刻地体会到,要搞好我们国家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光有政府的推动、科学家的研究成果是完全不够的,必须要有全社会的共识、民众的自觉参与才能真正做好,这使我充分认识到科学知识的普及是极其重要的。

2011年是“联合国森林年”,我出版了《多样性的中国森林》,中国政府将其作为礼物赠送给了联合国大会和联合国秘书长。2014年第三届湿地文化节我出版了《多样性的中国湿地》。这几本书的出版,不仅给我们国家的自然生态保护工作增添了光彩,也对向社会普及生态科学知识,宣传教育民众起到了很好的作用,得到了国际社会和国内民众的好评,《多样性的中国湿地》还获得了梁希林业科学技术奖。

当前,中国的自然生态保护事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习近平总书记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论,将自然生态保护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这时传来了2017年《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第十三次缔约方大会将在中国召开的重大消息,《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是《21世纪议程》框架下的三大重要国际环境公约之一,我认为历史的机遇来了。长期以来,中国面临的荒漠化威胁是非常严峻的。近几十年来,中国政府和人民通过一系列强有力的举措,在保护荒漠生态系统和荒漠化防治领域,取得了明显的成效。荒漠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已经占到国土面积的5%,全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三个监测期(五年一期)保持“双减少”(荒漠化土地面积和沙化土地面积减少),实现了由“沙进人退”到“人进沙退”的历史性转变,为推进生态文明和美丽中国的建设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同时也为国际社会保护和治理荒漠生态环境树立了标杆,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经验”。此时,《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大会确定在中国召开,是有特定的历史意义和重大国际影响的。

此外,中国正在推进有全球重大意义的“一带一路”建设。“一带一路”沿线所涉及的60多个国家均为《联合国防治荒漠化公约》缔约方,都不同程度地遭受着荒漠化、土地退化和干旱的危害。因此,大力推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防沙治沙,扩大国际合作,共享防治经验,为沿线国家提供“中国模式”,为中国“一带一路”的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意义非常重大。这种重大的历史时刻,正是我们宣传中国荒漠生态系统保护、防治荒漠化、向全国人民及国际社会分享和普及中国防治荒漠化成就的绝好时机,这就是促使我创作并出版《多样性的中国荒漠》的最大推动力。

于是,《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应时而生了。在文字编辑和图片编辑的共同努力下,该书图文并茂地向全球传递了一个重要信息:中国有很大面积的、很多类型的荒漠,荒漠生态系统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西北地区最重要的生态系统。这本书对从1997年中国正式加入该公约的20年时间里,中国在防治荒漠化方面取得的成就做了精要的总结和展现。中国这些年来在荒漠化防治方面取得了世界瞩目的成就,这是政府和人民“师法自然”的结果。这一理念不仅贯穿全书六个章节,在书的最后我还专门列出生态思考部分,讲述我们面临的主要威胁和挑战、荒漠化治理的主要措施和成就,融入了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等。这本书从生态系统的角度,对中国荒漠区划及区域特点做了有益的探索和展示。


图1雪山、森林、荒漠、湿地、草原一体

二、展开荒漠故事的讲述:摄影为像科学为神故事为衣

这本书以荒漠大写意开篇,祁连山麓、巴丹吉林沙漠、古居延海的远古洪荒、戈壁精灵岩羊、新疆库木塔格沙漠奔跑的野骆驼等极富冲击力的画面一一呈现在读者的眼前。接下来,这本书按照中国荒漠生态地理区划的六个部分依序排列:

(1)松辽平原半湿润、半干旱区;

(2)内蒙古高原半干旱、干旱区;

(3)阿拉善高原与河西走廊干旱、极干旱区;

(4)北疆盆地干旱、极干旱区;

(5)南疆盆地极干旱区;

(6)青藏高原高寒干旱、极干旱区。

循前人之基,我在书中提出了荒漠生态系统有防风固沙、土壤保育、水资源调控、生物多样性保护、初级土壤提供、沙尘全球环境增益等生态服务功能。

富有创造性的是,书中将荒漠比喻成地球的“脾”。过去我们将森林比喻为地球的“肺”,把湿地比喻成地球的“肾”,而把荒漠比喻成地球的“脾”还是第一次。如此,拟人化的比喻将看似遥不可及的沙漠拉到了我们身边。

尽管书的主旨是讲述荒漠和荒漠生态系统的故事,但还是用了一定篇幅描写荒漠化,让读者直面土地退化的过程。作为一种警示,我在书中专门对荒漠化进行了“生态思考”,还在每章中就该区荒漠化的威胁、荒漠化的治理、人与自然的关系等做了相应的论述。书中归纳了荒漠面临的主要威胁与挑战:一是气候变暖、干旱加剧;二是荒漠化加剧、自然灾害频发;三是不合理开发、过度放牧;四是水资源不合理利用;五是滥捕乱猎,乱采滥挖。书中还特别指出,防治荒漠化必须要“防止”与“治理”双管齐下,“坚持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防止土地退化的前提,是要充分尊重自然、认识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及其重要价值。书中还对荒漠及荒漠化之间的关系做了阐述,大力提倡“师法自然”的理念。既要反对盲目地改造沙漠等不科学的口号,也不能在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束手无策。只要遵循荒漠生态系统的内在规律,下大力气去做,就可取得荒漠化防治的巨大成果。

三、创作体会及经验

1.科普创作的高要求和高难度

科普创作的精髓应该是用“最简朴的语言”,即普通大众都能够理解的语言,来讲述深奥的科学道理和科学故事。当今时代是一个快节奏的时代,也是读图的时代。我们使用的“最简朴的语言”,除了简朴准确的文字表述,还应该包括现代的手段,比如图片、视频等。在很多时候,一张图胜过千言万语。特别荒漠更像是“生命禁区”的代名词,因其干旱、荒芜、空旷且环境严酷使人畏而远之。沙尘暴的危害、沙化土地侵蚀等更是被人诟病,被视为“地球的癌症”。荒漠生态系统是人类最陌生、最畏惧、最缺乏正确认识的地球生态系统。在这种情况下,图文并茂的生态摄影就是进行科学知识普及的最好方法。


图2沙漠与海子

生态摄影与文字或者普通摄影相比,最大的不同在于,生态摄影是集有关荒漠科学研究的成果,图文并茂地来进行科学普及的,让读者在学习科学知识的同时欣赏精美图片,对各种荒漠的分类、形态,各种沙化、荒漠化土地,各种荒漠动植物物种等有一个直观生动的感受。生态摄影有别于传统摄影,它坚持用生态文明理念观察和解读自然生态保护;它要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艺术性的统一;它希望能让读者在阅读的同时进行生态的思考。出一本生态摄影集并不是一堆照片文字的罗列,而是要讲能够引起人们思考的生态故事。

《多样性的中国荒漠》力争做到一张照片讲述一个生态的或物种的小故事,一个章节讲述一个区域荒漠生态的中故事,一本书讲述一个中国荒漠的大故事。

另外,资料不全也是创作该书时面临的极大困难和严峻挑战。目前我国荒漠科学研究的基础比较薄弱,成果较少。现成的、可以利用的东西不多。例如,荒漠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划就是一个空白,怎么来分区分类?从哪里下手?由于人们长期对荒漠生态系统不了解、不重视,我国目前还没有颁布权威统一的荒漠生态系统自然地理区划。本书采用的办法是,从郑度院士的生态地理区划出发,参考孙鸿烈院士主编的《中国生态系统》、吴征镒院士主编的《中国植被》、张荣祖主编的《中国动物地理区划》以及申元村、卢琦等对中国沙漠、戈壁地理区划的研究成果,再经过我的整理提炼,将中国的荒漠区划为六个部分,并经自己的实地调查研究,摈弃了将青藏高原统划为高寒草地的传统观念,将中国荒漠区的南界推到了喜马拉雅山脉北麓。

如上所述,一本生态摄影集由个人来著并摄,才是本书的难处。它须基于作者本人的亲身体验。作者必须知道有这个地方,能够到达这个地方,并且要用相机拍下来。光拍下来也还不够,还要思考到达的这个地方有无代表性、典型性,能不能给读者科学正确的引导,能不能讲出生态故事。还有,历经千辛万苦到了这个地方,天气、光线、时间条件合不合适?能不能拍出好的照片?这些都是真实严峻的挑战。最后呈现给大家的这本书,真正采用的图片不到300张,但这背后是数万张图片的强大支撑。要出这样的一本生态摄影集,起码要有85%以上的积累才敢动手,而在编辑过程中,还需要不断地查阅、收集整理科学资料,不断地请教专家、反复研讨问题,不断地调整思路、修改书的结构和篇章,不断地调整图片。这些都贯穿在编辑出书的始终。另外,在编辑过程中出现了问题、发现了空缺,还必须再去现场补图片,找资料补文字,工作量是非常巨大的。一个人,如果没有几十年知识、经历、摄影和经验的积累,要完成它是不可想象的。

2.“师法自然”的哲学思想要贯穿始终

生态摄影是思想性、科学性、艺术性相结合的一种新的摄影理念,思想性是生态摄影的灵魂,科学性是生态摄影的根本,艺术性是生态摄影的生命。科学性和艺术性都好理解,那为什么要提思想性呢?因为生态文化是生态文明社会的灵魂,而生态摄影就是生态文化在摄影领域的具体体现,生态摄影的思想必须要符合生态文明社会的要求。

经过对人与自然关系的长期思考,我在创作中尤其推崇“师法自然”的理念。我们知道,现代自然生态保护的理念对于我们国家来讲是“舶来品”,这个方面西方现代文明比我们早得多。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放眼看世界,与世界接轨才开始参加环境保护国际公约,以外促内逐渐建立和完善了我国环境保护方面的法律法规和制度。但是,我很清楚,中国文化传统中有很多关于人与自然、人与野生动物相处的诸如“天人合一”等的朴素先进理念。我是做野生动植物保护、自然保护工作的人,非常希望在中国文化中,在儒佛道中汲取营养、追溯文化由来。我除了努力学习中国文化、翻阅有关古籍文献,还尽量寻师访友,探本索源。例如,我和陕西楼观台的任法融会长就有很好的情谊和思想交流,关于人与天地万物之间关系的话题,面对面探讨过数次。

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讨论和辩论,任法融会长以四字评断——道法自然。但我认为“道法自然”也有不足,有满足现状、顺其自然的保守一面。于是,便提出了“师法自然”的理念,“师”为学习、遵循,“法”为规律,“师法自然”可简单解释为:要遵循自然规律去做。自然规律不可抗拒,否则就要受到大自然的惩罚。但是,如果人在大自然面前无所作为、敬畏不前,人类社会就不会发展到今天。种植业的产生、畜牧业从大农业中分离,以及都江堰水利工程创造了一个天府之国等例子,都是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去做的结果。“师法自然”思想的关键是“遵循自然规律”,并且要“去做”。这个提法后来在我出版的《一滴水生态摄影集》里正式刊出。原文写道:

人是自然界的一分子,在大自然面前,人应该摆正自己的位置。“敬畏自然”和“主宰自然”一样都不可取,人类所做的一切只能是只应该是——“师法自然”。


图3飞离沙湖的天鹅群

在《多样性的中国荒漠》一书中,我贯彻了这一思想,我特别强调荒漠是生态系统,必须认识生态系统中各种因素和谐统一相互依存的概念,提出荒漠生态系统是地球千百年延续下来的,是不以人们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但是,也因为这个系统的脆弱,在自然条件变化和人类的干扰下,荒漠生态系统尤其容易受到破坏,甚至崩塌,给其他生态系统带来严重危害,同样也给人类带来巨大的伤害。荒漠化被称为“地球的癌症”,治理荒漠化就是恢复由于荒漠化导致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损失。

在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过程中,社会和民众需要更多的自然生态的精神食粮,需要大量的自然生态科普作品。今后,我还将继续竭力编写自然生态方面的科普书。我想,“师法自然”的哲学理念不仅过去是,今后也会是我的创作之魂。

 

作者简介

陈建伟,长期从事中国自然保护的资源调查、规划、科研、管理和科学普及工作,发表过数百篇科普文章和千余幅摄影作品。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