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0年第4期»国际视野»从恰佩克到阿西莫夫:机器人“创造”小史

从恰佩克到阿西莫夫:机器人“创造”小史

——纪念机器人诞辰100周年

科普创作

[捷]亚罗斯拉夫·维伊斯 著 陈越 译

2020-12-29 21:03

在俄罗斯与白俄罗斯的交界处有一个名 为彼德罗维奇(Petrovichi)的小镇,一百年 前,大约在1919年10月到1920年初(具 体年月不详),一个男婴在这里呱呱落地, 降生在一户姓阿西莫夫(Azimov)的犹太家 庭中,他的父母给他取名为艾萨克(Isaac)。 后来,阿西莫夫一家从刚成立的苏联出发, 乘坐波罗的号邮轮,于1923年2月3日到 达纽约,他们将三个儿子中的老大艾萨克的 官方出生日期定为1920年1月2日,并将 他姓氏中的字母“z”改为了“s”。这就是后 来声名远扬,享誉全球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Isaac Asimov)。

在阿西莫夫出生前后,捷克斯洛伐克共 和国刚刚成立。当时这里有一位30多岁的 文学新星正在努力构思着一部新剧,他就是 卡雷尔·恰佩克(Karel Čapek),他构思的 这部新剧将在布拉格国家大剧院上演。剧中 的主人公是一群“人造工人”,也可以称之 为“逼真的、有智慧的工作机器”。当卡雷 尔绞尽脑汁想为这些主人公起一个名字时, 他首先想到了“劳动力”(Labor)一词(捷克语的Labor源于英语单词labor,拉丁语词 源为labore,意为工作,但又隐含有辛苦劳 作、困难、疲劳甚至痛苦等意义)。但他对 这个名字并不十分满意,于是向他的哥哥倾 诉了这个难题。他的哥哥约瑟夫·恰佩克 (Josef Čapek)是一位广受尊敬的画家,曾为 卡雷尔·恰佩克的作品画了大量插画,卡雷 尔很看重哥哥的建议。多年后,卡雷尔·恰 佩克如是回忆道:“当时约瑟夫嘴里叼着画 笔,手中还在继续作画,他说了句‘就叫机 器人(Robot)吧’,于是名字就这么定了。” (Robot一词源于斯拉夫语,也有劳动之意, 但更强调农奴意味)

卡雷尔·恰佩克在1920年初开始撰写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Rossum’s Universal  Robots,简称R.U.R.,题名源于剧中的罗素 姆万能机器人工厂),并计划在1920年年底 于布拉格国家大剧院举行全球首演。当年11 月先由阿文丁(Aventinum)出版公司出版了 剧本,剧本封面由约瑟夫·恰佩克绘制。然 而,计划彻底被来自赫拉德茨克拉洛韦市 (Hradec Králové)的业余剧组打乱了,最后导致《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的全球首演只 能于1921年1月2日在当地地方剧院举行, 由一位国家铁路检查员执导、一些业余演员 出演。直到1月25日,该剧才终于登上捷 克国家大剧院的舞台,比原计划推迟了三周 多。但在此后六年中,该剧一直在捷克国家 大剧院上演,广受欢迎,演出票甚至被拿到 黑市中倒卖。

和艾萨克·阿西莫夫一样,恰佩克的机 器人一剧也是很早就来到了纽约,甚至比艾 萨克还早到纽约四个月:《罗素姆万能机器 人》的美国首演由戏剧公会制作,于1922 年10月9日搬上百老汇加里克剧院(Garrick  Theater)舞台。

《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的副标题为“由喜 剧开场的三幕剧”,一经上演就成了大热门。 这部剧的流行不无道理,恰佩克巧妙地利用 了当时的一个重要话题——技术文明对社会 潜在的毁灭性影响(该主旨在他的其他作品 中也多次出现)。同时他还创造了一个富有警 示性的隐喻,即:若现代性社会缺乏理念与 价值,那么社会只能被盲目自信、冷漠无情 的知识分子和掠夺成性的资本家控制。

人们对这种隐喻有很多解读。有些人认 为这是对自私自利的资本主义严酷的批判, 也有人认为作者的意图完全相反,是为了警 示人们当心反抗和革命带来的威胁;有些人 认为这部剧的主人公其实是人类,而另一些 人则认为机器人才是主角。

一百年间,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恰 佩克笔下的隐喻和人物形象的解读不断更迭。 如今来看,我们可将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公司 视为一家全球生物科技公司,其资产总值、 创新力量以及对世界重大事件的影响力足以 抵得上谷歌、苹果和特斯拉三大巨头的总和。 剧中的人类女主角海伦娜·格劳里(Helena  Glory)相当于现在社会中一些全球性非政府 人权组织活动家的原型。而机器人作为人类 的造物却想毁灭他们的创造者,正如当今人 类发明的很多产品足以毁灭地球一样。

虽然当时该剧广受赞誉,但也不失批评 之声。捷克斯洛伐克的一些左翼激进派文化 人士尤其抨击恰佩克只是抓住了一个抢眼的 主题,却没有带来任何新的东西。他们认为 这不过是一个略显复杂的媚俗作品,目的只 是为了取悦全球的观众。

虽然取悦全球各国观众可能并非作者 的初衷,但《罗素姆万能机器人》的确在 世界范围内获得了极大的成功。早在1921 年,该剧就在德国亚琛市首演,之后一年又 在华沙、贝尔格莱德和纽约上演,1923年出 现在伦敦、维也纳、柏林和苏黎世的剧院, 1924年在巴黎、东京、布达佩斯和克拉科夫 (Kraków,波兰的旧都,译者注)登台。接 下来的几年中,人们将它译成了多种欧洲语 言,而且新的译本仍然在不断出现,最近又 出现了泰语和菲律宾语的译文。赫伯特·乔 治·威尔斯(H.G.Wells)是《星际战争》 (War of the Worlds)的作者,也是当时最有 影响力的公共知识分子之一,他对《罗素姆 万能机器人》大加赞赏,后来还举荐恰佩克 获得诺贝尔奖提名奖。1938年,英国广播公 司(BBC)将这一剧制作成电视节目播出, 这成为BBC出品的第一部由戏剧改编而来的 电视节目,也是世界上第一部由科幻小说改 编成的电视作品。

来自捷克的机器人不仅在全球戏剧舞台 上大获成功,还在世界文化圈、科学界和普 罗大众之间产生了广泛的影响。一个人最多 只能成为国际名人,而这个机器人不仅成为一种世界级现象,也成为一种日渐强盛的技 术文明的象征。

然而机器人之父卡雷尔·恰佩克也并 非是唯一对机器人的全球征途做出贡献的 人。实际上,这更多要归功于恰佩克的继任 者——比他年轻30岁的艾萨克·阿西莫夫。

这位布鲁克林糖果商之子起初在哥伦比 亚大学攻读动物学,最后却获得了生物化学 学位,并在波士顿大学医学院任教了几年, 教授生物化学。他从青少年时期就开始科幻 小说创作,并且声名日盛。他的第一篇短篇 小说《逐出灶神星》(Marooned of Vesta)在 《惊奇故事》杂志(Amazing Stories)1939年3 月刊亮相。同年7月,他开始撰写第一篇与 机器人相关的短篇小说《罗比》(Robbie), 并在《超级科学故事》(Super Science Stories) 1940年9月刊发表,但小说题目却被杂志主 编弗雷德里克·波尔(Frederik Pohl)改为了 《陌生的玩伴》(Strange Playfellow),阿西莫 夫一直都不喜欢这个题目。

美国一直是科幻创作中心,原来这 一“贫瘠之地”上只有一些满脸粉刺、不 敢和女生说话的青少年作者,到了20世纪 40至50年代,罗伯特·海因莱因(Robert  A. Heinlein)和艾萨克·阿西莫夫两位作家 着手扩张了它的疆域。后来,英国作家阿 瑟·C.克拉克(Arthur C. Clarke)加入其中, 三人成为科幻创作黄金时期的三巨头。

阿西莫夫主要通过两个主题和与之相 关的系列作品被永载科幻史册:一个是荡气 回肠的星际史诗《基地》系列,另一个是 机器人系列作品。机器人系列由多篇短篇 小说组成,其中以1950年的《我,机器人》 (I,Robot)合集、1954年的《钢穴》(The  Steel Cave)、1957年的《裸阳》(The Naked  Sun)、1983年的《曙光中的机器人》(Robots  of Dawn)和1985年的《机器人与帝国》 (Robots and Empire)最为出名。

世界上既有不断发现新领域和新题材的 探索者,也有不断发展和改编已有题材的作 者,阿西莫夫便是后者。他在恰佩克机器人 主题的基础上注入了科学性,进一步丰富了 人造生物和仿真机器这个旧题材(即类人生 物或机器人)。他凭借自己博物学家般的独 创性,提出了三条定律,他创造的人类与机 器人共生世界中,双方全部个体都必须无条 件遵守。

第一定律: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个体, 或因不作为使人受到伤害;

第二定律:机器人必须服从人给予它的 命令,除非该命令与第一定律相违背;

第三定律:机器人在不违反第一、第二 定律的情况下要尽可能保护自己。

通过制定这三条定律,阿西莫夫迈出 了根本性的一步:作为人工产物,机器人不 再是人类的威胁,而是人类的伙伴、保护 者和仆人。阿西莫夫创造了一个带有人道主 义色彩的机器人形象,根据已经有过的相关 经验,我们可以说阿西莫夫的尝试是值得称 赞的,但仍然是短暂而徒劳的。《终结者》 (Terminator)前三部以及许多其他作品都可 以证明这一点。

因此,人们一方面仍然会引用阿西莫 夫的三大定律,但另一方面,随着机器人逐 渐进入我们的生活,成为生产车间、武器装 备、手术室和厨房的一部分,这些定律也被 修改并调整至符合现实世界的情况。目前, 我们的机器人还只是机器,恰佩克笔下的普 利姆斯(Primus)和海伦娜以及阿西莫夫笔 下的罗比和丹尼尔·奥利瓦(Daneel Olivaw) 等能够作为真正人类伙伴的机器人,仍只是 虚构形象。

阿西莫夫经常提到捷克是机器人的起源 地,也会谈及恰佩克的很多剧作。他并不会 在自己的机器人小说中讲这些,但在自己的 多部著名科普作品中都有提及。

不过阿西莫夫对恰佩克的剧作本身并 不感兴趣,笔者从他本人口中得到了证实。 1988年底,笔者与阿西莫夫在后者位于曼哈 顿中央公园的公寓会面时提出了这个问题。 阿西莫夫回答说自己了解恰佩克的戏剧,但 并未受到其太大的影响。他称恰佩克作品的 立意很好,但是其最重要的主题却与机器人 没有太大关系,至少与他心目中深刻或有趣 的主题相差甚远。

不知道恰佩克听了这番话会作何感想,或 许其实并不会太在意,毕竟两人不仅隔了一代 人,就连文化背景和写作角度也截然不同。

此外,根据哥伦比亚斯拉夫语言文学教 授威廉·E.哈金斯(William E.Harkins)的 说法,在恰佩克所有戏剧作品中,恰佩克本 人最不喜欢的就是《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哈金斯认为恰佩克在一次报纸采访的谈话中 也证明了恰佩克对该剧的冷漠态度:他认为 这部剧谁都能写出来。

或许谁都可以写这样一部剧,但它偏偏 恰好诞生在他的笔下。有了恰佩克,机器人 才能在一百年前诞生在布拉格,并成为有史 以来最著名的“捷克人”。之后,来自美国 纽约的艾萨克·阿西莫夫对其进行改善,使 机器人成为世界上最知名的现代神话之一。 如今,随着技术的发展,这一神话已逐渐照 进现实。

作者简介

亚罗斯拉夫·维伊斯(Jaroslav Veis),捷 克作家、翻译家、政治与媒体顾问,曾在捷克 总统的参议院中担任首席顾问。著有几部科幻 小说,有英美文学翻译作品出版。

译者简介

陈越,南开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生,科幻 小说爱好者。研究方向为西方科幻小说译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小说与实验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