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1年第1期»书评»一部立体的太空探索画卷

一部立体的太空探索画卷

——评《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

科普中国

张智慧

2021-07-03 22:18

从尤里·加加林(Yuri Gagarin)进入太空 到现在,60年的时光倏然而逝。然而对于很多 中国孩子而言,太空究竟是什么样子,人在太空 究竟能做什么,仍然是模糊的。每一次载人航天 发射,公众和媒体都在聚焦,“成功”是人们最 大的期盼。不过,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这 样轰轰烈烈航天发射活动之后,能给孩子们真正 留下些什么?我们的媒体人和航天人究竟该为孩 子们做些什么?毕竟,我们的事业要靠下一代来 传承,未来探索太空的希望就在青少年身上。如 何让他们真正了解真实的载人航天的活动?如何 去感受载人航天的价值及意义?无疑,《太空日 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四川科学技术 出版社2017年版,见图1,简称《太空日记》) 这本书,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描述《太空日记》是一 本什么样的书,我想可以这样说:这是一本非常 难得的航天员在太空现身说法的可视化载人航天 科普图书。这本书以“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行任 务为背景,以任务期间新媒体传播成果为基础编纂而成,是将媒体热度传播产品转化为常态化科 普成果的有益实践。书中集合了新华社新媒体团 队在任务期间精心制作的近40段珍贵科普视频, 300余幅精心挑选的插图和若干3D渲染的飞船、 火箭、太空对接、空间实验等任务图片。无论 在主题策划、内容组织、形式设计等方面均属 上乘佳作。


图1《太空日记:景海鹏、陈冬太空全纪实》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年4月)

一、以人为主题,亲身讲述,以人动人

科普作品能否达到科普效果,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讲科普的人。这本书以载人航天事业的亲历 者——航天员以及航天工程师为讲述者和记录者, 日记记录的是他们自己的太空工作与生活,具有 很强的感染力和说服力。同时,也更让读者能够 理解载人航天事业以人为本的太空探索特质。

航天员,肩负着代表全人类去探索太空的使 命。航天发射要确保人的安全,到太空去,要建 立人的生存、生活与工作保障环境。自2003年 中国首位航天员杨利伟进入太空之后,公众对载 人航天任务的关注逐渐飙升。“神舟十一号”载 人飞行任务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实施以来,航天 员在太空驻留时间最长的任务。两名航天员景海 鹏、陈冬从进入太空到返回地面历时33天。33 天,一个多月的时间,航天员在太空如何生活工 作,和在地面究竟有何不同,恐怕是很多孩子关 心的话题。这套书在主题策划上紧扣载人航天的 核心要素——人,用航天员第一人称与孩子们对 话,展现人的工作、人的生活与人的感受。

本书开篇是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回答小朋 友的提问。作为我国首位女航天员,刘洋亲切如 邻家姐姐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接着, 航天员景海鹏、陈冬化身新华社特约太空记者, 以第一人称视角,用视频日记的方式展示了初到 太空的体验以及在太空生活工作的细节。

太空与地面最大的不同就是微重力环境。失 重对于人而言究竟是什么样的感受?已经是三次 进入太空的“老将”航天员景海鹏与首次进入太 空的年轻航天员陈冬感受有何不同?在太空度过 50岁生日的景海鹏的生日美食是什么?航天员 在太空穿什么衣服?为什么陈冬在太空体检时发 现了两条“动脉”?为了锻炼身体,可以把跑步 机带上太空吗?这些有趣的问题,都围绕人在太 空的衣食住行及工作生活中的种种细节,容易吸引小读者的兴趣。

除了航天员,书中还安排了很多航天工程师 对相关技术以及设计进行科普解读,既丰富了内 容,又丰满了航天科技工作者的群体形象。让孩 子看到航天事业不仅有万众瞩目的航天员,还有 其他各种有趣的科技工作岗位,在无形中得到了 职业启蒙。

二、内容丰富成体系,逻辑严密,生动 有趣

这本书虽然名为“太空日记”,但内容并不 局限于日记。正文的第二篇文章交代了载人航天 工程的发展历程、“天宫二号”与“神舟十一号” 任务中涉及的运载器、航天器结构、发射过程 以及飞船与“天宫二号”实验室在太空对接的过 程。这就给了读者一个全面翔实的背景解读,也 架构起了相对完整的载人航天任务体系。

随着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航天员进 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内,开始了真正的太 空生活。内容自然而然地过渡到了本书的核心篇 章——太空日记。按照适应太空、在太空生活、 在太空工作、返回地球的时间逻辑,日记部分以 两位航天员亲身讲述的方式,带领观众逐一揭开 太空生活的面纱。值得称道的是,与以往的宣传 基调不同,太空日记部分并不刻意强调航天工作 的艰难险阻,而是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让小读者 了解太空,感受太空,这对青少年而言无疑是颇 具亲和力的。科普最大的魅力就是让人爱上所科 普的内容,相信这样有意思的太空工作一定能吸 引小读者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对太空探索的向 往之心。

“天宫二号”是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太空 实验室,除了与人体有关的实验外,还安排了多项高精尖科研实验项目。它们有的是为了探索 宇宙深处的奥秘,有的是帮助人们更好地认识地 球、海洋和大气,还有的是为了解决未来人类开 展深空探测的难题。那么这些实验项目的内容如 何向小读者展示?显然,本书的策划者花了一些 心思。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两位年轻工程师 对书中的科学实验进行了解读,并借助丰富的图 片展示实验内容与成果。为了让读者理解这些高 精尖的实验项目,创作者用了很多比喻,如把综 合材料实验平台比作太上老君的“八卦炉”;利 用“天机不可泄露”的俗语解读量子密钥;用太 空里的测海神针比喻三维成像微波高度计;用蜜 蜂的复眼来解读天极望远镜的偏振探测器阵列等 等。这种比喻与类比的创作方式对读者理解科学 实验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除此之外,针对航天器在太空的运行控制, 书中还特别设置了飞行控制技术系列解读。北京 航天飞行控制中心的权威专家对轨道控制、调度 指挥、声像处理、遥测、飞行管理等关键技术岗 位的工作职责进行介绍。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看 到这些岗位工作人员的实际工作场景,让孩子们 对神秘的航天飞行控制工作有了更直观的认识和 了解。在书的最后,介绍了一个特殊的岗位:伴 随着航天任务结束,航天员返回地面,第一个见 到的就是这个岗位上的工作人员。他是谁?他的 工作又是什么呢?感兴趣的读者可以打开书一探 究竟。

三、形式设计多样,互动感强

相比文字,视频是小读者更乐于接受的科 普呈现方式,也是展示太空生活场景的更好选 择。书中的每一段太空日记都是航天员在太空录 制的。读者可以通过扫描书上的二维码来观看视频,这无疑让太空知识的呈现更加立体、丰富。 航天员在忙碌的工作之余,利用自己的休息时间 为孩子们录制科普视频,着实令人感动,也直接 体现了载人航天科技工作者对青少年科普教育的 重视。

中国载人航天“神舟十号”任务中,中国女 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为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的物 理课。为孩子们演示了在太空微重力环境下物体 运动的神奇场景,让孩子们了解微重力条件下物 体运动的特点、液体表面张力的作用,加深对质 量、重量以及牛顿定律等基本物理概念的理解。 这次太空授课,是中国载人航天在太空开展正式 的科普教育活动的开始,也使王亚平成为千万 青少年心中的明星“太空教师”。在“神舟十一 号”任务中,新华社策划了一堂特别的天地联动 太空科普课。“太空教师”王亚平与“神舟十一 号”航天员联袂出场,天地互动,为孩子们呈现 “太空一日生活”。这段科普内容也被收录在该 书中。通过扫描视频二维码,可以看到航天员王 亚平作为地面主持人,将景海鹏、陈冬两位航天 员在太空一天中的生活进行串接,生动展现了航 天员在太空照顾蚕宝宝、种植生菜、开展脑机交 互实验、吃航天食品、太空体检及太空锻炼的场 景,让读者在轻松的氛围中感受太空生活的神奇 及与地球生活的不同。

同时,该书的创作者还别出心裁地设计了互 动小道具——光学解密卡。小读者可以利用这个 小卡片查看书中插入的有关航天问题的答案,这 增加了孩子们答题的积极性。

四、白璧微瑕,不失佳作水准

如果说本书的编排稍有不足的话,那就是书 的后半部分对太空实验的解读并未邀请真正的科学家来做解说。尽管内容引用自其他权威书籍, 且解读深入浅出,但对于读者而言,既然是关于 科学实验的内容,那么让真正设计并参与太空实 验的科学家来进行解读可能会更显真实、亲切, 更具有说服力,相信也会融入更多一线工作者对 空间实验的思考,更具科学思维启蒙价值。

另外,书中设置了一些航天员入门考题,初 衷是让孩子巩固学习到的科普知识。然而,题目 的难度选取很不均衡,且有些题目与书中的内容 没有直接关联,孩子不仅无法依靠常识和已有知 识积累推论出答案,甚至无法通过对本节内容的 阅读找到答案。比如书中有一道关于赤潮危害的 题目,与太空主题并没有什么关系。有些问题只 是对数据的问答,认知与理解价值略有欠缺。有 一道题目是“国际空间站上已经搭建出的液桥最 大直径是多少”,但是书中并没有关于国际空间站上液桥实验的介绍,这样的题目不会给孩子带 来更多思考。如果能把这些题目的设计与该节内 容做更好的结合,能将问题与孩子的阅读思考结 合起来,相信会更有裨益。

金无足赤,瑕不掩瑜。这本图书不啻为一 套适合孩子了解中国人探索太空的优秀科普图 书。据报道,多媒体视频“太空日记”在33天 时间内的播放量超过10亿次,收到数百万条留 言,在广大中小学生中引发了新一轮的“航天 热”。该图书于2017年4月出版,截至2020年 5月,已经是第9次印刷,可见此书的受欢迎程 度之高。中国载人航天事业蒸蒸日上,科普事业 任重道远。而现在,有这样的立体科普图书带领 青少年走进太空,走进神舟飞船,走进“天宫二 号”空间实验室,引领他们在人类走向宇宙新征 程路上一路前行,实乃幸事!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