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1年第3期»圆桌论坛:大健康主题创作»时代对医学科普创作内容转变的新要求

时代对医学科普创作内容转变的新要求

科普创作

杨秉辉

2021-11-01 12:04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但科学技术需 要被人们掌握后才能成为第一生产力。科学技术 的门类很多,人们不可能全部掌握,与职业相关 的科学技术需要在专门的学校里学习,其他门类 的科学技术,主要通过科学普及来了解。人们对 于各种科学技术的了解程度体现了人的科学素 养,一个现代化社会的建成也要求提高公众的科 学素养。我国政府历来强调要建设一个“学习型 社会”,学习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学习科学文化 等。在各种科学技术中,医疗卫生相关的科学技 术关系人的健康,自然是学习的重点内容。因此, 医疗卫生的科学技术普及显得尤为重要。

一、我国医学科普的发展与不足

尽管早在20世纪30—40年代,我国已经 有了医学科普的萌芽,但是,在那个衣食不周、民不聊生的时代,医学科普事业事实上也难有发 展。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大力推进爱国卫生运 动,卫生宣教成了重要的医学科普内容,而且成 效显著,民众广泛受益。

随着国家建设的发展,医疗卫生事业也有了 长足进步。让民众对所患疾病有所了解,以便更 好地配合诊断和治疗,是医生们做医学科普工作 的动力,但是这一工作开展得并不普遍。主要 原因是医生们并不擅长将深奥的医学知识讲得 通俗易懂,而医务行政主管部门亦未对此事加 以提倡。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各项事业迅猛发展,尤 其是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民众生活条件的 改善、文化水平的提高,在这一基础上,民众对 了解自身所患疾病有了主动要求,因此催生了社 会对此事的关注。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等各种媒体都开设了医疗相关栏目,医学科普得以繁 荣。由于民众文化水平提高、理解能力加强,医 生们也看到了这一需要,于是纷纷结合自己的诊 疗特长,努力把医学讲得通俗易懂,形成了一个 以对疾病诊疗知识普及为主的良好局面。渐渐 地,人们(尤其是城市居民)对常见病的诊断和 治疗已经有了大致概念,对心梗、脑梗、放支 架、做B超、查CT、验血糖之类的术语已不再 陌生。

这样一来,人们渐渐开始意识到预防疾病的 重要性,开始有了要了解如何预防心脑血管病, 怎样防癌,老年人是不是都需要吃阿司匹林,患 了癌症究竟要不要忌口等问题的需求。这些问题 还是围绕着疾病,解答这些问题虽非临床医生的 工作,且一些医生并不擅长科普,但他们仍觉得 义不容辞,尽量尝试去做。

到了21世纪初,尤其是经历了“非典”之 后,人们普遍产生了追求健康的愿望。人们渴望 获得关于健康的知识,例如,怎样的饮食才是合 理的,做哪一种运动对身体最好,如何减肥,怎 样才能提高人体免疫力,少量饮酒究竟有无好 处,烟瘾戒不了怎么办,等等。面对民众对于健 康知识的需求,多数临床医生表现得并不积极, 主要原因是医生们过去并未深究这些内容,解释 起来自己心中没底。而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各种 自媒体蓬勃发展,各式人等都可以在网络上陈述 自己的观点,科学与非科学、伪科学鱼龙混杂, 更让民众莫衷一是,于是导致了健康知识科普薄 弱局面的形成。

二、医学科普创作主题应向促进健康转移

我国卫生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指出: 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治疗疾病转向促进人民 的健康。事实上,普及疾病诊疗知识是疾病诊疗 的一部分,具有必要性,能真正造福广大民众。 健康是预防疾病的重要前提,是人们美好生活的 重要标志之一,但正如世界卫生组织所指出的那 样:没病不等于是健康。其实,医学的任务也不 应限于救死扶伤,医学的终极目标就应该是促进 人们的健康。由此看来,健康知识的普及也是医 学专业人员的应尽之责。所以,医学科普也应该 对应着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从单纯介绍疾病的 诊疗到普及疾病的预防、促进人们的健康转移。

要实现上述转移,首先应该深化对这一 《纲要》的认识。医学科普要重视健康知识的普 及,还需在以下几方面加以努力:

第一,医务人员,尤其是临床医生,需要 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如今各大医院的临床医生 都已经专科化,甚至亚专科化,对于治疗疾病来 说当然很好。但对医学科普而言,临床医生也需 要了解一些非自己专业的知识,尤其应该关注营 养学、运动学、心理学、社会学、经济学、统计 学、哲学等方面的知识。民众的生活与营养、运 动、心理、社会、经济等密切相关,向他们科普 健康知识时也需要考虑到以上因素的影响,所以 面向大众的健康科普创作不可能脱离这些方面的 内容。医务人员学习一些这方面的知识,普及的 健康知识才能“接地气”。其实,这不仅有益于 健康知识的科普,还能拓宽医务人员自身的知识 领域,对于自身的专业工作也是有利的。

第二,传统上有关疾病诊疗知识的科普创 作,适应了相关疾病患者的需要,“天生”具有 了实用性、可读性。一篇讲肝脏病的科普文章, 患肝病的患者自然要看;一本介绍肿瘤诊断治疗 的科普书,不但肿瘤病人愿意看,他的家属也会找来看。但是一篇介绍控烟的科普文章、一本讲 运动有益健康的书,就未必能引起读者阅读的兴 趣,从而或许无法达到它应有的效果了。虽说科 普应该是普及民众“希望知道的”科学知识,但 是还应该包括民众“应该知道的”科学知识。这 就需要我们在科普创作方面多下功夫了。科普作 品需要有一定的趣味性才能吸引读者,但不能过 分娱乐化,否则虽然能吸引眼球,然而恐非医学 科普的方向。医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医学科普 作品如何才能不失严谨而又有趣,是很值得探索 的问题。

第三,医学是为人的健康服务的,需要人文 精神的滋养。近年来,从医学教育到临床医疗, 都开始关注医学人文精神。医学科普创作,也需 要关注人文精神的渗透。在医学科普作品中,体现对读者的关爱,应该是人文精神的切入点。具 体怎样做,也值得研究。比如笔者最近在一本著 名的医学科普杂志中,看到一位很有资质的医生 写的科普文章,他将某种迁延难愈的疾病称为 “不死的癌症”。相关患者读到这篇文章情何以 堪。在医学科普文章中,关于疾病的预后、死亡 率、生存率等方面的表述,类似情况并非罕见。 尽管这只是一个写作技巧问题,但涉及读者的感 受、涉及人文关怀的问题。

如今我国充分重视科学技术的普及,甚至提 到科学普及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在医务界,由 于医务行政主管部门的倡导,医务同道对此反应 甚为热烈,确实“形势一片大好”。在此基础上, 深入探讨医学科普创作的方向、方法及医学科普 的人文本质,是一件十分有意义的事情。

作者简介:

杨秉辉,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内科学教授,研究方向为肿瘤内科学、全科医学。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医学史对公众理解医学的促进作用——论医学史与医学科普创作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