呈现科考日记的地理百科与艺术画卷气质
——《山川纪行》编辑手记
科普创作评论
周远政
2023-01-31 18:24
臧穆(1930—2011)是我国真菌学界一位承前启后、享有很高国际声望的重要科学家,但却罕为公众所知悉。他是我国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活动中真菌学的代表性科学家之一,其间参加了在西藏地区、横断山区的多次重要野外考察,留下了20余册野外日记。在野外日记中,臧穆以手绘结合文字的方式,忠实记录了科考行程,以及以青藏高原东南部、横断山区、云贵高原、峨眉山脉等地为主,兼及华南、华中、华东、东北等区域的自然资源、地质地貌、气候物候、文化历史、民俗语言等多个领域的珍贵资料,这部手绘日记充满科学与艺术融汇的温度与情怀,展现了一位科学家的人文情怀以及宝贵的科学家精神。臧穆先生去世之后,这些日记在其家人朋友的引荐之下,辗转进入出版界的视野。
在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的组织之下,臧穆野外日记国内卷《山川纪行:第三极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以下简称“基金版”)获得2019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经过三年时间的编纂,在2020年12月正式出版。此书甫一推出,便因其独树一帜的内容、精良的编修获得学界、出版界的高度关注,入选CCTV-3“读书我的2021”年度推荐图书、2020苏版好书、2020凤凰好书,斩获由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颁发的2021年特别奖。
随后,基于“基金版”编写的,旨在加强大众普及度的精选本《山川纪行——臧穆野外日记》(以下简称“精选本”)于2021年10月正式出版,斩获了2021年度中国好书、第十七届文津图书奖、第七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普图书特别奖、第十三届江苏省优秀科普作品一等奖、第二届坪山自然图书奖评委会推荐图书奖,并入选2022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英文版)。
组图1 《山川纪行》“基金版”(左图)与“精选本”(右图)对比
一位生前并不曾拥有广泛社会知名度的冷门学科科学家,其科考日记何以获得来自科学界、出版界及广大读者,特别是年轻读者的高度关注与一致盛赞?作为全程参与本书策划及编纂组织工作的责任编辑,笔者意从以下几个方面与出版界同仁分享《山川纪行》一书的内容及相关编辑工作。
一、臧穆的学术成就与其野外日记
臧穆是我国西南大型真菌综合研究的奠基人,创建了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隐花植物标本馆,并任首任馆长。他曾任中国真菌学会副理事长,《中国孢子植物志》编委,主编或作为主要完成人参与编著专著12部,发表论文150余篇,涵盖3个新属、5个新(亚)组、140余个新种。他对我国真菌区系,特别是我国西南高山及亚高山高等真菌的生物地理学、真菌生态学、外生菌根以及我国牛肝菌目真菌的开创性研究,得到国内与国际真菌学界的高度认可。国际菌物学术刊物Mycotaxon的创始人、美国康奈尔大学的R.P.卡尔夫(R.P.Korf)教授认为:“毫无疑问,臧教授是中国最为重要的真菌学家之一。”
臧穆在科学研究工作中所取得的成就,全然以其扎实的野外工作为基石。而他的野外笔记《山川纪行》,是其野外工作最真实的第一手记录。臧穆成长于中国新旧社会交替的年代。他自幼酷爱中国传统书法和绘画,尤其推崇郑板桥的书画及其人格品性。他受教于教会大学,并接受了完整的通识教育。在其选择生物学作为人生志向之后,这些人文素养以科学、人文、艺术高度融合的方式,集中体现在了他的野考日记之中,并因其超乎常人的勤勉、恒力33年的记录,成就了一系列无论在中国生物学界还是世界生物学界都堪称奇书的独特手稿。
二、《山川纪行》的特点与价值
(一)一部科学之书
这是重要科学家所参加的重大科考的第一手笔记,是中国生物学史的重要文献,是一部科学之书。在科学史研究中,由科学家亲自撰写、创作和存留的笔记资料、图像资料尤为珍贵。20世纪70年代开始,历经30年完成的第一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研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最为重要的一次大科考。臧穆参加了其中藏东南地区(1975年、1976年与1980年)和横断山区(1978年与1982年)的科考及研究工作。《山川纪行》是他在此期间野外工作第一手的考察记录,包含了大量科学专著无法呈现的原始资料。初步统计,仅其国内部分的野考日记,所记录的真菌、苔藓植物、裸子植物、被子植物便有3000余种,其中包括多种新属、新种,还有许多珍稀物种、奇花异草。目前,我国第二次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正在进行中。这种源自科学工作者科考行旅的真实而细致的记录,对后人了解青藏高原的资源历史,研究50年来青藏高原及横断山区的生态变化,有重要价值。2021年10月,“野性中国”团队在高黎贡山地区记录了中国高树的一项新纪录——一株72米高的秃杉,其发现便依据了《山川纪行》中1982年独龙江科考日记提供的图文及考察路线信息。这正是这本书当代学术价值的一个鲜活例证。
臧穆还一直留意收集、求证各种与植物学、真菌学有关的科学史资料。如我国老一辈植物学家俞德浚先生、美国植物学家约瑟夫·洛克(Joseph Rock)在云南进行植物采集时,参与工作的当地群众的口述史;1976年西藏考察时,所抄录的吴征镒院士关于青藏高原植物区系的笔记内容等。他对晚年所参加历次中日联合真菌与植物考察的记录,是中日生物学交流史重要的文献资料。
(二)一部百科之书
这是一部包罗万象、兼涉多个学科的人文地理考察日记,是一部百科之书。具体而言,他的日记包含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科考纪实
臧穆坚持以逐日记录的方式写下科考行程、人员、天气、地理环境、生态群落、采集情况等关键信息,还会在每一段行程的开始或结束时绘制较为详尽的考察路线地图。他如实记述了在物质条件贫乏的年代里,野外工作者风餐露宿、攀崖越壁的艰苦生活,从中我们可以窥见老一辈科学家筚路蓝缕的人生图景,披荆斩棘的开拓之功。
2.生态记录
臧穆先生自1975年写下第一本野外日记起,便极为有意识地以系统生态学的方法做野外笔记,尤其注重对植物群落的生境记录。除了文字记录,对于重要物种,他会专门绘出形态图;对于典型植被,他会绘出其生态环境。他不仅关注植物的自然分布情况,还高度重视农业、林业资源的发展和利用情况。他多次在日记中提出放在今天依然颇具建设性的生态观点和发展建议,体现出始终重视将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为服务于社会的生产力的治学精神。
3.人文历史
我国横断山区是世界上罕见的多民族、多语言、多种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聚集地区。《山川纪行》仿如一次穿越民族走廊的行旅。臧穆青藏科考途经50余市县,且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地。他对生活在高黎贡山的独龙族、傈僳族人民的记录尤详。比如,他对独龙族独特的节日风俗有着鲜活细腻的书写;对独龙族女性的纹面进行了图文并茂的记录;对傈僳族语言中的植物与真菌语汇进行了专门的记录与整理。其他还包括藏族、珞巴族、白族、纳西族、傣族等少数民族,僜人、摩梭人等少数族群。
臧穆的行旅更遍及祖国各地。他对科考途中重要而有趣的历史文化景点、遗迹,都有着独到的记录,展现了其宽广的人文视野与情怀。从语言、文字、建筑、风俗,到民生、民情,臧穆书写风物,更在书写中华民族多元共生的山水魂魄。
4.社会变迁
《山川纪行》的写作时间跨度达33年,几乎与《徐霞客游记》相当。这正是中国走向改革开放,经历巨大变革的年代。臧穆日记记录、见证着种种具体而微的变化。同一地区社会发展的前后变化,成为其日记中一幅流动的社会图景。总而言之,这是一部具有百科全书气质的地理之书。出版后,不少生物学专业人士、旅行爱好者甚至将之作为青藏旅行指南手册使用,其百科价值可见一斑。
(三)一部文艺之书
这是一部以精美写生手绘、精巧版式设计为鲜明特征的文艺之书,其文字带有文学气质,翻阅时能让读者享受其艺术美感。臧穆诗、文、书、画皆善。在文学性上,臧穆在日记中不止一次表达了对徐霞客生平事迹的熟稔与追慕,他也颇有意识地追摹霞客笔法。其文字灵动传神,雅致精练,意味悠长,不少篇章都可视作具有极高文学价值的山水游记,具有明清小品文特征。而艺术方面,在缺乏摄影设备的年代,他于采集考察的间隙,坚持白日手绘概图,晚间利用烤制标本的时间上色并补以文字,一日一日,一年一年,成就了一部有着浓烈艺术气息的野考日记。他每一天的日记布局都不相同,仿似精巧设计的版式,手绘或是略有工笔意味的植物形态图,或是山川、河流、森林的概貌写意,洋溢着大自然的生动气息与美感。而其满篇的拉丁文术语、详细至极的物种名单,又予人以学养的震撼。他以科学家的冷静记录物种与生态,转而又以艺术家的口吻描述自然造物之美,以文学家的笔法书写对人民及土地的深情与关切。美国著名的古生物学家、科普作家斯蒂芬·杰·古尔德(Stephen Jay Gould)在其著作《自达尔文以来》(Ever Since Darwin)中曾写道:“科学并不是无情地探讨客观信息,科学是一种创造性的人类活动。天才的科学家更像艺术家,而不是信息的拥有者。”作为科学家的臧穆身上,正闪现着一种科学与艺术之间无拘无囿的饱满好奇与创新的张力。
(四)一部人生之书
这是一部表达作者高尚人格情操、理想追求的人生之书。臧穆在43岁时由苔藓植物学转向真菌学,并以惊人的勤奋,在极短时间内创建了高质量的隐花植物标本馆,在科研上取得一系列丰硕的成果。观其日记,始终可以感受到一位对事业充满激情,对科学充满敬意,对高洁的人格与奉献的人生充满追求的科学家的脉搏。读者从其博雅、灵动、优美的文字之中,可以真切感受到一种为苍生、为家国而“原本山川,极命草木”的科学家精神,以及一种无往不美、沉吟之间俱是诗意的人生魅力。这部日记既是科学的行旅,更是其个人的精神史和心灵史。
三、编修工作的核心原则与举措
(一)团队力量为科学性保驾护航
为保障本书的科学性,我们组建了由多学科一流专家组成的编修团队,各司其职与分工协作并举。《山川纪行》首先是科学考察日记,其内容包含植物学、真菌学、苔藓学、生态地理等多门学科,具有相当程度的专业性,故而多学科专家是本书编委会的一大特点。
臧穆先生的夫人、苔藓植物学家黎兴江研究员①领衔担任《山川纪行》的总策划、总主编,臧穆先生的弟子、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杨祝良研究员担任执行主编。编委会专家包括:真菌学家、中科院昆明植物研究所刘培贵研究员,苔藓植物学家、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王幼芳教授,地衣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王立松研究员,苔藓植物学家、深圳市中国科学院仙湖植物园张力研究员,法国图卢兹第三大学生物化学博士王鸣以及臧穆、黎兴江伉俪生前的两位学术助手张大成、余思敏。上述专家除黎兴江为臧穆先生的家人、学术伴侣外,其他均为夫妇二人的学生、助手,他们长期追随臧穆从事野外考察工作,对日记所载的科考行迹及其学术研究相当熟悉。他们承担了“基金版”全部日记的文字录入、校勘,拉丁文校译,照片、图片资料的搜寻、整理以及各册日记导读文字的撰写等体量巨大且至为烦琐的具体工作。
植物分类学家、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方瑞征研究员与龚洵研究员受邀担任本书高等植物部分的科学审读;地理审校专家刘仁军受邀审读了全书地理方面的相关内容。出版社则成立了以社长傅梅、总编辑郁宝平领衔,多位编审、副编审及资深编辑组成的编辑团队,密切配合专家团队完成选题立意研讨工作、图书编修组织工作及图书审校工作。
这些各领域优秀专家的精诚合作,保证了《山川纪行》编修工作的严谨、细致与全备。
(二)渲染人文性,增强读者与科学家工作的共鸣
1.手稿与过录文字对照呈现
将手稿与过录文字对照呈现,是渲染本书人文性最重要的举措。臧穆先生的考察手记内涵极其丰富,除了科学价值,还具有非常宝贵的文化内涵。其价值远远超越了自然科学范畴,具有广泛的知识性、趣味性,是科学与人文艺术结合的经典,同时还具有鲜明的中国文化特色,也是中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学完美融合的典范。植物生态画家马平先生评价道:“臧穆的野外日记是典型的中国文人画的一种变式,是中国人才能写出的东西,与西方博物学家的迥然不同。”
科考笔记有着特殊的一手性,忠实展现了未经加工的野外工作最原始记录,是科学家研究成果诞生和成熟过程的重要文献证据。世界科学史上重要的科考笔记都从未出版过这样的版本。如被视为“《物种起源》(On the Origin of Species)的准备和基础”的《小猎犬号航海记》(The Voyage of the Beagle),其最重要的版本有1840年的初版、1889年的普利切特插图版,从插图的原创性和体量而言,《山川纪行》都可谓远远胜之;华莱士(Alfred Wallace)的《马来群岛自然考察记》(The Malay Archipelago)也仅收录少量来自其个人素描、照片或标本的插图;我国最为著名的地理考察巨著《徐霞客日记》,手稿早已散佚,仅存后人整理辑录的文字版。“基金版”《山川纪行》可以说是世界首部完备的手稿影印图与整理文字对照呈现的科考笔记类图书。植物分类学家马金双就曾评价道:“(臧穆)无愧于中国当代著名的博物学家,如此逼真而又引人入胜的手记,即使置之世界生物学殿堂,也毫不逊色。”
2.多角度充分展示其人生侧面
除呈现臧穆日记本体之外,编辑还通过补充臧穆传略,记述其人生之路、艺术之路,探求臧先生一生思想境界、科学精神与丰富人生形成的本源,为读者提供可资借鉴的人生启迪。
(三)保证通俗性、可读性,加强科普价值
1.翻译专业术语,校勘疑难错漏
臧穆先生的日记手稿虽然因其丰富而优美的手绘予人赏心悦目之观感,然其文字却存在难读、难辨的特点,集中体现在日记中用了大量的拉丁文及行草体、手写体。尤其是其20世纪70—80年代的日记,有着大量的物种采集记录。臧穆先生有着扎实的植物分类学功底,在野外记录物种时,皆随手写就拉丁学名。即便对于现在的专业人士,这样的学术功底也是令人叹为观止的。然而野外日记毕竟是在匆忙行旅的间隙完成,总难免存误。加之臧穆先生书法功底深厚,行、草、篆甚至石鼓文,都是信手拈来。即便是在专业书法家的协助下,有些手写体也难以辨认。经过编委会的反复斟酌、讨论,最终形成了在逐一照录文字、校勘文字及将所有物种拉丁名逐一翻译为可信的中文名的基础上,对拉丁学名予以省略,只录为勘译后的中文名的原则,这既保证了版面篇幅内所有日记内容的收录,同时又为读者省却阅读障碍。专业人士如有研究之需,可参照“基金版”的手稿影印图自行索取、考订拉丁文。这样的体例,是本书编委会在编修实践中自行摸索出的路径。而其难辨的书法手写文字,则由编辑协同专家,各方请教书法界人士,尽力逐一勘校核对,以求为读者提供可信文本。
2.导读与图片资料助理解
为贴近广大读者,《山川纪行》通过解读科考背景,增加大量历史照片,帮助读者充分理解笔记内容。值得一提的是,本书囊括的各册日记,均有较为详细的导读文字,这是一把读者了解臧穆科考日记不可或缺的钥匙。臧穆先生所参加的历次大大小小的科学考察,皆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考察目的,日记看似零散无序,实则包含了明确的规划。这些导读文字的撰稿者皆为本书编委,都曾分别随臧穆参加过书中记录的野外考察。由这些专家撰写的导读,不仅可为读者提供可信的阅读指南,且以私人视角呈现了臧穆更多鲜活的侧影,具有特殊的文本价值。此外,《山川纪行》中所辑录的大量与日记内容密切相关的照片资料,也是对日记颇具价值的补充图像。
(四)重视史料采集整理
在《山川纪行》文本整理基础上,编委会加强科学史料采集工作,力求为重要科学家存留可信史料。“基金版”收录4篇序言、1篇引文、4篇附文。王文采院士所作之序,以其平生所观之宏阔视角,为臧穆先生的野外日记定下“当代科学界的《徐霞客游记》”之禀赋基调;而臧穆先生的平生知己、著名生物艺术画家曾孝濂先生以及黎兴江研究员的序言,则从不同侧面解读了臧穆先生丰富、有趣而充满个性的精神世界;生物史学家、中国科学院庐山植物园研究馆员胡宗刚先生通过采访及文献收集的方式,为本书撰写了翔实的《真菌学家臧穆传略》,为臧穆先生的平生事迹留下了可信的基础文献。附录文章中,杨祝良研究员整理执笔的《臧穆先生发表的10种重要经济真菌新种》《臧穆先生发表的论著及新物种》,刘培贵研究员整理执笔的《臧穆与集邮》以及由黎兴江研究员生前执笔、其助手张大成先生整理的《黎兴江自传》,从学术成就、独特之兴趣及臧穆重要的人生伴侣、学术伙伴的角度,存留了供后人研究的翔实、可靠甚至是首见的珍贵文献。
“基金版”与“精选本”皆为臧穆先生在我国大陆地区的科考日记,他生前还曾赴多个国家(包括日本、美国、加拿大、德国、俄罗斯、芬兰、德国、瑞士)访学或考察,留下了7册精彩的境外科考日记,也一并以“山川纪行”命名。这部分日记既包括与各国生物学家的考察、研究工作纪实,又同时展现了多元的异国文化与缤纷的风土人情,其中许多篇章臧穆皆以英文、德文写就,展示了深厚的外文素养,其手绘同样精彩。这部分日记是改革开放之后我国科学家走出国门,展开广泛国际合作与交流的珍贵文献,臧穆在日记中展现了一位知识分子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中西碰撞之中的文化思考与家国情怀。在“基金版”申报国家出版基金之初,国际部分科考日记的出版便已提上日程,并初步拟定名为《山川纪行:环球发现之旅——臧穆科学考察手记》。目前,这部分日记的整理工作正在推进。
(五)双版本满足不同受众需求
针对不同阅读群体,《山川纪行》推出“基金版”和“精选本”两个不同的版本。第一,两个版本存在收录内容之异。“基金版”偏重文献性,“精选本”注重普及性。“基金版”完整收录1975—2008年臧穆国内科考日记的全部内容。全书分为上中下三册,共计1528页,120万字,收录664幅手绘图、213张照片。“精选本”收录1975—2000年臧穆在藏东南及横断山区的科考日记。全书一册,496页,共53万字,插图390幅。“精选本”对日记原稿中专业性较强的内容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节。“精选本”未收录“基金版”中的胡宗刚序、曾孝濂序及4篇附录文章;将黎兴江原序略作删节,作为附文收录;保留但精简了“基金版”的各册导读内容,省略了各册行程的内容。
第二,两个版本存在装帧设计之异。“基金版”由多次荣获“最美的书”奖的青年设计师周伟伟操刀设计。本书为16开,横开本。影印原作手稿图居中,文字分居两侧,力求最大程度完整呈现臧穆日记文献原貌。装帧设计模仿臧穆先生手稿本塑胶封面的质地,采用果冻硅胶皮为封面材质,锁线裸脊装订,且部分内文在设计上特地保留了手稿泛黄、斑驳的质感。整体设计意在呈现臧穆先生日记的年代感。“精选本”是由“黄铅笔奖”“最美的书”“中国出版政府奖装帧设计奖”得主赵清先生操刀设计。开本为16开,竖开本,除保留少量原作手稿图外,大部分以小插图形式呈现,力求在有限篇幅内容中容纳更丰富的文字内容。内页采用80克轻型松嵩纸,不仅轻,而且很好地还原了日记手稿的年代感。封面是深蓝色的书衣纸,封底是草木色书衣纸,书脊是锁线装订外覆亚麻布,意在呈现草木与自然的韵味。尤其是封面副书名的烫白底纹,其实是借用了臧穆先生日记手稿封面上用白纸打印、裁剪、粘贴上去的分册名称的样式,传递了这本书原初而质朴的手工特质。
四、结语
《山川纪行》是一部有着丰富内涵与独特手绘魅力的人文地理奇书、大书,一部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精神、科学家气度与中国文化魅力的博物学经典。它展现了作者对世间万物饱满的好奇心,罕见的知识综合建构能力,求真务实的科学家精神与心系天下的家国情怀。其多维的科学文化价值,将会随着时代的发展、时间的沉淀而日益彰显。
国家高度重视科普工作,提倡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一手性的科学家手记无疑是一座尚未得到充分重视与发掘的科普资源宝库。这些史料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机制,或长期束之高阁,或散佚严重,更遑论系统性的编研出版。本文意在以《山川纪行》的出版个案抛砖引玉,期待有更多的出版界同仁将目光投向这一遗珍宝库,通过与科研单位、科学家本人或其家属建立起有效的信息渠道,发掘出更多的优秀科普资源,使之以契合新时代科普工作需求、读者需求的形式,为我国的科学文化传承继往开来,添砖加瓦,贡献新的力量。
通信作者:周远政,江苏凤凰科学技术出版社副编审。
①黎兴江于2020年11月4日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