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4年第2期»院士科普工作室»创新院士故事的“打开方式”

创新院士故事的“打开方式”

——科普电视栏目《少年对话院士》经验谈

科普创作评论

李艳 姚安琪 陈顺然

2024-08-06 15:23

武汉是国内较早一批创作科普电视节目的城市。早在1995年,武汉电视台就推出了全国第一个大型科普电视栏目《科技之光》。近年来,武汉教育电视台又相继推出《江城院士巡礼》《江城科学讲堂》等电视栏目,制作的节目在行业内屡获大奖,生动践行了媒体的科普责任和担当,在武汉市民中产生强烈反响。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科学普及是实现创新发展的两翼,要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的位置”重要指示精神,2023年,由武汉市科学技术协会、武汉市教育局主办,武汉教育电视台承办的科普电视栏目《少年对话院士》正式启动。该栏目找准小切口,讲述小故事,刻画小情节,坚持内容权威性、准确性、深刻性,采取简洁明快、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表述方式,使观众在理性思考中获得精神指引,在情感共鸣中获得主流价值,让科学回归大众,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落实到点滴间、细微处。

《少年对话院士》栏目每期约60分钟,设“走近院士”“院士开讲”“对话院士”“致敬院士”四个环节。栏目先后邀请鱼类遗传育种学家桂建芳院士,回旋加速器专家、磁铁理论与工程专家樊明武院士,肝胆外科学家陈孝平院士,桥梁工程专家秦顺全院士、高宗余院士,机械设计领域专家陈学东院士走进武汉市武钢三中、武汉市第六中学、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武汉中学、武汉西藏中学、武汉市第十一中学等,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方式,与全市乃至全国四十多所学校数万名学生交流。顶尖级的专家加上高水准的专业团队全方位精良制作,促使广大学生满怀好奇心和求知欲跟随着院士,去体味科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去感受科学家精神的丰富内涵。

与以往的科普电视节目不同,新赛道上的《少年对话院士》一个显著特点是“对话”。在新闻界,“对话”的首要前提是“平等”,但《少年对话院士》是以原本非平等的关系为背景来努力构筑平等对话关系的。院士和中小学生这两个群体之间,年龄差距约半个世纪,知识落差为顶尖与起点之别,这样的“对话”,在电视栏目中极为罕见。武汉现有两院院士约80名,他们具备大视野、大格局、大情怀,更易抓住科学实质,讲出精神内涵,唱响时代主旋律,是极其宝贵的人才资源和教育资源。《少年对话院士》节目中,院士以平视的角度,通过通俗易懂、生动活泼的故事,以创新的体验和互动形式,与中小学生平等交流,给学生们可亲、可感、可信的沉浸式体验,让学生感受中国科技发展,体悟中国科学家精神,激发科技报国梦想。

一、拉近距离,开展科学对话

院士们站在科学前沿,有着丰富的知识积累,科学知识本身是真实、准确、深刻、权威、专业的,若像进行学术报告一样全盘托出,并不适合青少年观众。面向中小学生的科普栏目,要根据青少年观众的年龄特点、知识结构与接受方式来设计内容与表达。导演组需要与院士配合,将深奥的知识通过多样的形式、通俗易懂又有趣的表达传递给充满好奇心的学生们,让“对话”得以成立。

为拉近和青少年观众的距离,院士们向学生们展示了自己的“宝物”或“独门秘籍”。例如,桂建芳院士安排团队将自己潜心40年专注研究的“中科3号”和“中科5号”等4个鱼类新品种带到现场,活蹦乱跳的鲫鱼立刻引来现场学生们一片惊呼,这样的零距离接触让科研成果不再远在天边,更加可亲可感;多才多艺的樊明武院士现场挥毫泼墨写下武汉市第六中学百年校训“修德尚智”,“文理双全”的形象打破了科学家只会埋头研究的刻板印象,而这幅书法作品本身也传递着院士对学生们的殷切期望;陈学东院士把亲笔写下的座右铭“持之以恒、精益求精、勇攀高峰”与参与研发的光刻机图片相结合,制成精美的卡片赠予同学们,科学研究成果与科学家精神在同一张卡片上融为一体,并以艺术的美好形式呈现,让孩子们如获至宝。这些丰富多样的形式在院士与学生之间营造了新奇、亲近、友好、感人的对话氛围,为后续的深入对话开了好头。

在丰富多样的互动形式之外,院士们也对讲解的内容进行了精心设计,紧扣当前科技前沿的焦点和热点来讲述科技故事。桂建芳院士讲述团队原创育种技术路线,先后培育出生长速度快、体型好和出饵料利用率高、抗病力强的新品种,取得数百亿元的重大社会经济效益;樊明武院士讲述回国后带领团队研制30MeV强流质子回旋加速器,在担任华中科技大学校长时,建立了华中地区第一个PET中心,挽救众多人的生命;陈孝平院士讲述自己大胆提出新的肝癌分类和大肝癌可安全切除的理论,建立控制肝切除出血技术和肝移植术,并在全国推广应用;高宗余院士讲述团队突破高原缺氧、风沙温差等一系列难题,全球首次成功在高原地区建成连续梁钢管混凝土拱组合体系桥——青藏铁路拉萨河大桥,为西藏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院士们在介绍科技成果的时候,特别注重讲述其中的意义,让听众将前沿科技和国家命运、自身生活联系到一起,高深的内容变得不再遥远,更容易让观众听得进、记得住、传得开。“科普快餐”变成了“精神大餐”,让栏目真正达到吸引人、教育人、引导人的良好效果。

二、引导提问,启迪科学思维

“对话”,是生活中太平常的事了,但与院士“对话”,对许多学生来说,却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学生自发的提问最能代表栏目受众的需求,为此,“对话院士”的提问环节成为栏目的重头戏。每场活动线上线下涉及的学校少则五六所,多则上十所,在有限的时长里,导演组设定每所学校只能有一次向院士提问对话机会。学生们需珍惜提问机会,学会提出高质量的问题。

每场节目开始之前,导演组会特邀各领域专家为参与学校的领导老师授课,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等层面综合讲述“怎样提出一个好问题”。武汉科学家科普团团长、华中科技大学教授、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院研究员、中铁大桥勘测设计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武汉同济医院主任医师等不同领域的多位专家成为这个特殊课程的主讲者。这些高水平专家的“神助攻”,快速提升了教师和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问能力,为后续对话的权威性、深刻性奠定了基础。

围绕“怎样提出一个好问题”,各校调集最精锐的力量,全力以赴做好组织工作。武钢三中校领导挂帅,组织团委、办公室、科技组教师组成策划团队,广泛收集学生提问,并对数千个问题逐一整理;武汉市第六中学组建由物理特级教师、科技组教师组成的讨论组,与学生共商共议;武汉市第一初级中学调动精锐教师团队,设计提问表格,利用暑期组织学生学习院士相关背景资料……

“桂院士,您好!请问您喜欢吃鱼吗?我们什么时候能够吃到您培育的无刺喜头鱼呢?”“陈院士,您说您是从赤脚医生成长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的,请问,什么是赤脚医生?”这些源自学生、满含童趣、闪耀智慧的提问,对院士的若干点状信息进行丰富和延展,很快调动起现场气氛,形成故事化讲述。在武汉市第六中学活动现场,学生提问:“樊院士,您有许多身份,如院士、校长、专家、教师等,哪一种身份您自己最认可也最自豪呢?”“我最喜欢做学生!因为学生可以不断地学习,不断地进步,希望同学们珍惜现在的宝贵时光,好好学习!”樊明武院士出人意料的回答令现场惊奇、感动不已。在武汉中学,学生问:“秦院士,成为一名优秀桥梁人最重要的品质是什么?”“建桥报国!”秦顺全院士掷地有声,现场掌声雷动。院士们的回答闪烁着智慧的光芒,他们以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杰出的专业素养,赢得学生的热爱和崇敬,成为孩子们竞相追逐“最闪亮的星”。学生从真实厚重的故事中读懂院士的成长密码,感悟烈火淬金的精神盛宴。而这些鼓励引导学生勇于提问、善于提问的教育策略,更让学校教育获得了立体拓展、广阔发展的新思路。

三、价值引领,彰显科学家精神

在2020年9月的科学家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科学成就离不开精神支撑”。《少年对话院士》创设之初,就以“聆听思想的声音,汇聚精神的力量”为节目定位,旨在引导学生加深对科学理性的认识和理解,对科学家精神的理解和把握。各个环节以看似平常、琐碎的叙述展开,实则逻辑环环相扣,始终贯穿着理性的思考。节目要拉近与现场观众的距离,只凭“理”还不行,还要用真情大爱引起心灵共鸣。

桂建芳院士讲述自己走遍祖国山川河流,寻觅优良性状鲫鱼品种,解决老百姓“吃鱼难”问题,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体现的为民情怀;樊明武院士讲述自己在20世纪80年代毅然放弃申请到的2100万美元科研项目,踏上回国路的爱国精神;高宗余院士对新质生产力的深刻内涵进行讲解,并表现出对新一轮高质量发展的坚定信心;陈学东院士自述回国20年甘坐冷板凳、勇闯无人区,最终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7年三获国家科技奖,背后反映的是敬业和奉献;秦顺全院士深情介绍中国桥梁事业开拓者茅以升先生含泪炸掉亲手设计的钱塘江大桥以保家卫国的动人故事……院士们的这些讲述展现出“科技自立自强”中无处不在、荡气回肠的中国力量,从多个维度揭示院士成长的“基因密码”,书写着新时代中国科学家精神。

站在时代前列,院士们以理服人,以情动人,以信仰的力量将小我融入大我,担起家国重任,以正能量汇聚大流量,打造了重大主题科学普及新范式,呈现鲜明特色。

四、双向奔赴,传递科普温度

院士领衔科普,用丰富多样的方式传递科学精神,搭建起公众与科学之间的桥梁,为提升全民科学素质作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实现栏目的社会效益,导演组更深一层思考,好的节目不仅能让院士输出自身能量,也应该给院士带来温情的正反馈,让感动双向奔赴,让思想同频共振。

为此,在栏目的“致敬院士”环节,导演组给到场分享的院士带来了各种各样的惊喜。例如,活动现场,全场学生朗诵起由桂建芳院士创作的诗词《水调歌头·水经新注》;陈孝平院士主刀成功的感动中国人物“暴走妈妈”陈玉蓉突然现身;通过连线,孟加拉国友人讲述秦顺全院士团队主持参与修建的帕克西大桥、帕德玛大桥等桥梁,成为“一带一路”造福世界人民的生动体现;武汉西藏中学校友、远在西藏那曲市申扎县的白玛次巴为高宗余院士送上取自万里长江水源地——那曲格拉丹冬雪山的一杯水;湖北省沙市中学、大赛巷小学师生线上讲述樊明武院士设立“明武奖学金”捐资助学的故事,全场唱起《生日快乐歌》祝福樊院士80岁生日快乐……这些出其不意的“彩蛋”,温暖着现场,也让院士们感动不已。活动结束后,桂建芳院士深有感触地说:“这样的科普太不一样了,很开心!”樊明武院士感慨:“我做过很多节目和科普,这次太感动了。这个节目最大的特点是创新,它让我永生难忘!”高宗余院士说:“能有机会参与这项有意义的活动,我受益匪浅。”陈孝平院士对栏目进行了祝福:“愿《少年对话院士》一路传承、立德树人,在国际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情绪获得感也让院士们更有兴趣、更有激情投身教育事业和科学普及,坚定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信心和行动。科普电视栏目唯有紧抓创新、做精优质产品,以真心真情创造内容生产新“燃”点,努力实现为科研助力、为院士赋能,才能放大优质内容的价值,提升节目生命力。

在媒体深度融合的具体实践中,节目组通过5G连线,营造云观看、云对话环境,近万名学生未临现场,却如同在场,使观众的体验感、在场感最大化。《少年对话院士》通过专题节目、中视频、短视频、语音、文字、图文等融合报道,实现中央、省、市、区四级媒体矩阵传播,第三方平台传播触达数约1亿。面向未来,《少年对话院士》将不负院士们的期待,聚焦发展使命,努力在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推进中开辟传播新领域新赛道,为提升全民科学素养,为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践行媒体责任和担当。

作者:李艳,武汉教育电视台主任编辑,研究方向为新闻与传播学。

上一篇:胸怀经纬,织就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