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24年第2期»创作研究»科幻 IP《三体》全品类图书开发观察

科幻 IP《三体》全品类图书开发观察

科普创作评论

曹璐

2024-08-07 14:59

2024年3月,由美国奈飞公司(Netflix)出品的电视剧《三体》第一季正式上线,5月,奈飞公司宣布将续订《三体》第二季版权。奈飞版《三体》是继2023年初中国动画版和电视剧版《三体》在国内上映后的又一部影视作品,刘慈欣的科幻小说《三体》再次成为大众关注的焦点。自2008年《三体》单行本出版至今,该系列图书已多次登上图书销售榜榜首。根据北京开卷公司的数据,2023年图书总体市场(非公版)年度作者中,刘慈欣凭借《三体》系列排名第一,并在2021年至2023年连续三年稳居文艺类(非公版)年度作者榜榜首[1]。自小说第一部图书正式出版16年来,陆续有多种版本和形式的《三体》图书出版,无论是版本数量、形式的丰富程度还是市场接受度,均在本土科幻类IP的全品类图书中一马当先,其成功原因值得深入分析梳理。

一、《三体》系列图书的出版情况

《三体》系列图书按照出版内容可分为原著类作品和泛文化类作品。原著类作品即直接呈现原著小说文本或未脱离小说情节的改编作品,泛文化类作品即由《三体》原著衍生出来的新作品,大多独立于原著,由刘慈欣之外的作者创作。表1和表2按时间顺序分别对中国大陆地区已出版的部分原著类图书和泛文化类图书进行了整理,可以看出,早期出现于市场的《三体》单行本图书和套装图书至今仍在再版、重印销售,可看作这一IP的主线产品,原著图文类图书和泛文化类图书可看作支线产品。

表1 部分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三体》系列原著类图书④

表2 部分已在中国大陆地区出版的《三体》系列泛文化类图书

(一)原著类图书

根据表1,按照不同形式图书产品首次出现和集中出版的时间,从分布特征来看,原著类图书的出版趋势可大致归纳为三个阶段:单行本试水、套装升级和图文多维阶段。

1.单行本试水阶段

《三体Ⅰ》于2006年5月至12月在《科幻世界》杂志连载,是《科幻世界》创刊至今唯一一次全文连载一部长篇作品。2008年1月首次出版的单行本可以说是《三体》图书出版的试水,《科幻世界》杂志社有限公司副总编辑、《三体》系列图书策划人姚海军曾对此表示过担忧:“在2006年准备出版《三体》单行本的时候,还担心它没有销量,当时中国科幻最好的作家、最好的作品大概也只发行5万册。”[2]现在看来,前期的连载为《三体》第一部单行本的出版提供了潜在的读者支持,这些读者以《科幻世界》杂志读者等科幻迷群体为主。

之后,2008年5月出版的《三体Ⅱ:黑暗森林》市场反响相对平淡。但是,2010年11月出版的《三体Ⅲ:死神永生》,最终引发了真正的阅读热潮。刘慈欣曾保守估计,“销量应该不如2008年出版的《三体Ⅱ:黑暗森林》”[3],实际情况是这本首印4万册的图书在短短两周内,“销量就突破了10万册”[4]。按姚海军所言,“要求三部曲按照一定的拨次出版,这样不但让读者有所期待,在市场宣传上也形成了一波一波的浪潮”[5]。《三体Ⅲ:死神永生》的火爆真正实现了从“粉丝”到“大众”的传播,使该系列成为国内“第一部读者群大步迈出学生群体的科幻小说”,而“这里面的增量主要是本来从不关心科幻的文青、白领和社会主流精英”[6]。这种现象的出现与当时微博的快速发展密切正相关。“就连《科幻世界》的主编姚海军,也没有想到《三体Ⅲ:死神永生》在经过微博的发酵后会如此火爆:在卓越、京东、当当网上,刚刚上架一个多小时就被网友抢订一空;《科幻世界》编辑部的电话被打爆,都是要买书的。姚海军在新浪微博上向粉丝检讨:‘我们和发行商对《三体Ⅲ》的市场估计过低。以现在的势头,应该首印10万才是。’”[4]

不过,因出版方对图书的出版和销售持有谨慎态度,三册图书最初的单行本,装帧都采用了成本相对较低的平装形式,内文采用单色印刷,封面覆光膜,无特殊工艺。

2.套装升级阶段

尽管《三体》系列图书呈“拨次”首发,但刘慈欣在最初创作时就对《三体》三部曲有一个整体、连续的设定。作为畅销书和长销书,三部曲分别完成首次单行本出版后,虽然被放在一组进行销售,但缺少整体性等问题也随之显露出来。第一个包含《三体》三部曲的套装《刘慈欣科幻经典·三体全集》于2011年出版,其中还包括了刘慈欣的其他两部作品,并且三部《三体》也基本是前面单行本的直接组合,封面设计并不统一,仍然缺乏整体性,本文不将其视为第一个套装版。从2012年开始,出版方对已出版的三册图书进行升级,通过打造套装产品、优化封面设计、改进装帧形式等方式,陆续出版了该系列的“全集”“典藏版”“精装纪念版”等。

2012年1月出版的《地球往事三部曲》以作家在创作之初设定的作品系列名“地球往事”作为套书名,内容包含《三体》系列的三部作品。该系列实现了三个单行本在装帧设计、特别是封面设计上的统一,采用了32开精装,完成了《三体》从单行本到套装的出版。根据百度搜索指数数据,其后的几年中,《三体》系列又先后经历了两次关注小高峰,第一次是2014年游族影业宣布把《三体》三部曲改编为电影,第二次是2015年8月《三体Ⅰ》获第73届世界科幻大会颁发的雨果奖最佳长篇小说奖。国内外媒体对雨果奖的报道使《三体》进一步进入大众视野,这些都对《三体》系列图书的销售起到了推动作用,让出版方获得了信心。

2016年至2019年间,出版方推出了多个版本的套装产品。这一时期的产品在成本投入上有所增加,如重新选定画师绘制封面、改进封面工艺等,大多配有套盒,并在不同销售渠道搭配赠送卡片、书信等文创产品。其中,2017年7月出版的《三体》(纪念版)首次采用了16开大开本版本和双封面设计,是该系列的首个典藏版本,也是《三体》“十周年献礼书”。2022年4月出版的新版《三体》系列则在前面版本的基础上增加了作者新撰写的自序、日文版译者大森望(Ōmori Nozomi)和俄文版出版商撰写的后记等内容。

3.图文多维阶段

图文类《三体》图书主要有两类,其中插图版是给《三体》系列小说配上大量插图,而后的漫画版则以漫画形式呈现原著,并对原著进行了适当改编。图文多维形式使文本的阅读更加直观,正如刘慈欣在《三体漫画·第一部》的前言中所写:“《三体》最初是以小说的形式出版的,小说中的文字在完成了叙事功能的同时,也显示出其局限性……在科幻小说所描述的想象世界中,有许多事物是现实世界从未出现过的,仅依赖文字很难准确和形象地把作者的想象展现出来……与文字相比,科幻可能更适合用画面来表现。”[7]

受到版权、成本控制、创作周期、科学性把控等因素的影响,图文类《三体》图书的出现相对较晚,目前产品数量也比较有限。2020年8月至2022年10月出版的《三体》(图文版)系列是目前可查到的官方首个图文类产品,主要采用“文为主、图为辅”的形式,在三部小说的文本中共插入96幅全彩、整版插图,提升了阅读体验。果麦文化于2023年1月出版的10册套装《三体漫画·第一部》是经过“文本输入—图像输出”过程的二次创作,属于图文类产品的进一步升级。该作品从立项到出版历时6年,仅查资料、做设定、写脚本的时间就长达两年,同时邀请北京大学物理学博士付强对漫画做科学审读。此外,2023年5月出版的《三体》立体书和2024年1月出版的《〈三体〉立体书·红岸基地》也已经上市,这两种立体书均采用了几百个部件,通过多处互动机关和丰富的搭建材料,实现了《三体》中场景的三维化呈现,同时也增强了图书的互动性。

(二)泛文化类图书

《三体Ⅲ:死神永生》单行本引发阅读热潮后,“三体”逐渐成为一种文化现象。作品原创的“三体”“恒纪元”“黑暗森林”“二向箔”等概念成为特定名词,具有符号意义,出现在新闻报道和网络平台中辨识度颇高,容易引起读者注意。2015年《三体Ⅰ》获得雨果奖前后,市场上与之相关的泛文化类图书开始增多,至今仍有新书陆续出版。这类图书一般表现为细节解密、科学解读、故事续写、思想分析、视觉延伸等多种形式,它们从不同领域拓展了《三体》原著的阅读视角,给读者带来更丰富的阅读体验。

《〈三体〉秘密》《三体世界指南》和《三体世界观》从细节方面进行解密,帮助读者梳理原著中的背景设定、情节事件、人物关系、概念术语等。其中,《三体世界指南》是“《三体》的‘首部官方百科’”,刘慈欣在推荐语中写道:“《三体世界指南》对《三体》三部曲中描述的世界进行了大量的解读、补充和扩展,使得原著中的想象世界变得更加丰富和精细,更加栩栩如生,也扩展到更为广阔的时空中。特别是对书中人物的诠释,使得这些人物形象更加丰满和立体,更有层次和纵深感,这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再创作,超出了原著作者在创作本书时的想象空间。”[8]

《〈三体〉中的物理学》《一说〈三体〉:〈三体〉中的前沿科学漫谈》《5分钟三体通识课》《写给地球人的〈三体〉说明书》等由科技工作者执笔,解读《三体》系列中的各种科幻设定,分析小说中的技术在未来出现的可能性,打破了科幻与科学之间的壁垒。《宇宙容得下我们吗?——〈三体〉争鸣》《生命的深度:〈三体〉的哲学解读》等从文学、社会学、哲学的角度对原著进行了解读。

此外,还有一些插画集类作品,如《三体艺术插画集》和《三体创意艺术图集》,策划者邀请多位艺术家从小说中生发想象,对原文本进行艺术化展现。由于其中作品多以单幅场景形式出现,并非连贯地呈现小说的全部剧情,故有别于原著的图文版或漫画版图书,笔者将其归入泛文化类图书中。

二、《三体》系列图书的读者分析

《三体》系列图书自2008年至今已积累了大量读者,原著类图书在国内的发行量超过2100万册。《2024中国科幻产业报告》显示,纸质阅读方面,2023年该系列在国内的总销售量超过350万册[9]。2024年4月,中国科幻研究中心联合腾讯企鹅有调共同研制的《“三体”出海观察报告》中提到,“国内《三体》小说原著读者及电视剧受众分布广泛……国内50岁以上读者和受众占比远超国外同年龄段”[10]。通过电商平台等数据,可以看出庞大的读者群体表现出的一些共性特点。

(一)《三体》系列图书的读者购买偏好

在电商平台当当网和京东网上分别搜索“三体”,按照2024年5月销售量前十位排名,可以看到绝大多数读者购买的品种为原著类图书,且品种十分集中,主要为《三体》早期版本的单行本套装、《三体》(纪念版)和《三体》(新版)。《三体》系列图书在当当网和京东网的销售量排名首位均为2010年出版的《三体》单行本套装,该书在2024年5月当当小说畅销榜中排名第四位。这一现象在豆瓣读书的评论中也可得到印证,2024年5月豆瓣读书评论数前十位的“三体”图书中,前三位即按出版顺序对应单行本套装中的三册,评论数分别为49.6万、30.2万、28.3万,远远高于第四位的18.7万。

从目前的数据看,单行本套装读者的年龄、职业、资深程度等特征并不显著,这可能是因为上述品种属于《三体》系列的“入门款”和“基础款”,既囊括了《三体》小说的全部文本内容,同时和288元的精装版套装相比,平装版套装93元的定价也对价格敏感型读者更加友好。另外应当注意到,在当当网和豆瓣读书的排名中,出现了一种泛文化类图书——宝树的《三体X·观想之宙》。该书在读者中具有一定话题性,尽管出版于2011年,但至今仍有关注度。推测该书上榜的原因,其一是该书为《三体》泛文化类图书中的首种产品,读者易受到“首位效应”影响;其二,作为同人作品,该书内容与原著情节联系紧密,作者从读者的角度填补了原著中某些未交代的细节,形成逻辑闭环;其三,宝树现已成为著名科幻作家,多次获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和科幻星球奖等奖项,读者有可能在此影响下购买作家早年的作品。

表3 当当网、京东网销售量前十位《三体》系列图书(2024年5月)⑤

表4 豆瓣读书评论数前十位《三体》系列图书(2024年5月)

(二)《三体》系列图书的读者购买动机

通过收集整理以上三个网站的读者评价,可将《三体》系列图书的读者购买动机分为“自主选择”和“他人推荐”两大类。“自主选择”大类下,大众读者常因为自身阅读兴趣、社会热点影响、作品收藏和赠送他人等动机发生购买行为;学生读者往往因为刘慈欣为课本作家以及考试实际需要而购买;科幻从业者则出于研究需要购买。“他人推荐”的大类下可分为名人推荐、网络博主推荐、家长和老师推荐以及孩子推荐等情况。

上述动机中,大众读者的阅读兴趣可能来源于《三体》作品,也可能来源于作者的其他作品。对于刚刚接触刘慈欣作品的新读者来说,阅读长篇作品需要投入更多时间和精力,从中短篇作品入手是一种更经济的方式。之后,再将关注点移至篇幅较长的《三体》。在一部分读者身上,这种阅读兴趣表现出一定的稳定性和持续性,例如有的读者在花费较长时间阅读《三体》的期刊连载文章或电子书后,又接着购买纸质图书,由此产生二次阅读甚至多次阅读。社会热点的影响主要体现在影视上映、热词曝光和获得奖项方面。除《三体》动画和剧集上线的影响,根据刘慈欣另一篇作品改编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和《流浪地球Ⅱ》也带动了《三体》系列图书的购买。2018年至2020年期间,随着《带上她的眼睛》入选七年级语文教材,《微纪元》入选高考语文全国卷,《三体》入选高中阶段文学书目,刘慈欣成为“课本作家”,其知名度在中小学教师、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快速提升。在电商平台的商品评价中,“家长和老师向孩子推荐”“孩子向家长推荐”的评论屡见不鲜。

三、《三体》系列图书出版趋势的成因探讨

中国原创类科幻图书在出版上的名家效应尤为突出,除这一原因外,《三体》系列图书的出版发展还受到以下几方面因素影响。

(一)作品自身价值超越科幻文学

图书出版的基础是作品,具有多重价值的作品往往给读者带来更多获得感。《三体》系列在单行本出版阶段就出现“破圈”之势,成为众多“非科幻迷”关注的焦点,并逐渐成为一种社会现象,这一状况与这部作品的价值超越科幻文学本身不无关系,因此该作品被认为是中国科幻文学的里程碑之作。该作品呈现出奇特的想象力、宏大的叙事、繁多的细节和多学科的知识点,同时还赋予了科幻作品更多的内涵:“今天,科幻不再只有文学性、艺术性和想象力,还涵盖逻辑、思维、科技等多种元素,科幻的意义远超文学成为一种文化现象。而让科幻从文学的偏僻角落走出来,刘慈欣功不可没。”[11]

在社会政治、文化、互联网界精英人士推荐影响下,很多“非科幻迷”读者不再把这部作品看作是一个“地球人与外星人”的故事,而将其视为与自己息息相关的生存哲学,对图书产生更多期待。这些读者的认知和思维方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他人,从而吸引更多外围读者关注。此外,《三体》是首个获得“雨果奖”的亚洲作品,这一标志性事件得到了国内外知名媒体的高度关注,提振了我国科幻界甚至文学界的士气,再次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

(二)读者需求和图书产品属性不断变化

《三体》系列的出版具有长尾效应,自2008年至今的16年间,社会科技、文化不断发展,读者的阅读需求发生了相应改变,而阅读需求的改变影响着购买行为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出版方需要针对不同需求打造不同类型的图书产品。

杂志连载及单行本出版阶段培养了最早的一批《三体》忠实读者,初次阅读时他们往往更看重故事情节的展开,此时的图书主要满足的是读者消遣型阅读需求,图书产品具有消遣属性。当读者在情节之外捕捉到更多价值元素后,会产生深入思考,进一步产生收藏意愿,并希望购买后赠与亲友。此时,图书满足读者的是思考型阅读的需求,图书产品增加了收藏属性和社交属性,套装版、精装版、典藏版、图文版及作品衍生类产品应运而生。同时,随着作者和作品的社会影响力不断提升,出于对热点事件的好奇,曾经无意识地接触过科幻作品、未将自己归入科幻迷群体,但对科幻作品接受度高的普通读者主动加入阅读行列,助力了原著图书和解读类图书的持续出版。

2020年,“科幻十条”由国家电影局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发布;2021年,国务院印发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规划纲要(2021—2035年)》中明确提出“实施科幻产业发展扶持计划”。这些政策创造了更有利于科幻发展的环境。近年来,科幻作品被选入中小学教材及中考、高考试卷,《三体》入选教育部《中小学生阅读指导目录(2020年版)》,电影《流浪地球》和电视剧版、动画版《三体》陆续上映……这些事件激发了人们对科幻的关注高潮,科幻阅读和科幻教育的理念也得到老师和家长重视。和老一辈相比,年轻一代父母更加重视对孩子的科学教育和想象力开发,科幻作品不仅成为儿童接触科普的一个切入点,也被用于激发他们的好奇心与想象力。来自读者的这些实用型阅读需求,给《三体》系列图文类图书出版奠定了市场基础。《三体》中涉及的一些科学概念和作者原创的概念相对抽象,而插图和漫画类图书恰好利用图像呈现提供了更加直观的阅读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阅读门槛,实现了儿童阅读纯文本作品前的“预阅读”。

(三)内容传播方式由单一到多元

《三体》系列作品的出版经历了从纸质媒介传播到互联网传播的演变过程,这既为提高图书销量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为出版方开发多品类图书提供了可能。

多元化的内容传播可以带来读者群体的扩大,也可以带动市场需求变化。论坛贴吧、微博、微信、短视频平台等媒介,具有传播快捷、参与度高、娱乐性强的特点,是图书宣传、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网友“神游八方”于2014年开始在哔哩哔哩网站更新由粉丝自制的动画番剧《我的三体》,截至2024年5月,该作品总播放量达5429.4万,第二季《我的三体之罗辑传》总播放量达7777.4万,第三季《我的三体之章北海传》总播放量甚至达到了1.3亿;第四季番剧虽还未上线,但预告片播放量也已接近260万。在该平台搜索“三体解读”,显示有近千个上传视频,其中不乏时长在1小时以上的长篇解读。这些视频可以帮助读者多角度了解作品相关的情节、角色、演员等信息,有助于读者全面深入了解作品本身。在相关图书出版前后,出版方、图书销售商也常利用直播、短视频、微博话题等方式推动营销宣传。

多元化的内容传播进一步将原著读者圈扩大至泛文化读者圈。网络平台为《三体》爱好者们提供了丰富且便捷的渠道,其共同对原著进行讨论、解读、模仿,也为原著衍生作品带来了一定市场。如《三体》(图文版)随书赠送笔记本和印有角色插图、经典语句的贴纸,《三体Ⅱ:黑暗森林》(图文版)赠送插图海报,《三体漫画·第一部》赠送“地球往事档案”文创产品。

值得注意的是,后浪、磨铁、果麦、博集天卷等民营出版机构的参与,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三体》类图书的品类。和传统出版社相比,民营出版机构灵活性强,更能承担成本较高、有一定风险的出版项目,在推进漫画集、插画集、立体书等图书品类开发上意愿更强,也更易于推动相关产品落地。

四、结语

结合图1来看,《三体》系列图书的出版过程呈现出从“线形开发”到“树状开发”的特点,其开发核心是最初的小说文本。之后,又从小说文本延伸出非图书产品,如影视作品等,实现了对图书出版内容的反哺。


图1 《三体》系列图书的出版过程

《三体》系列图书案例的成功,是多种因素交织影响的结果,其必然因素是作品独具特色的想象力和思想性。但《三体》系列仅是个例,从整体上来看,国内本土科幻作品纯文字类占绝大多数,产品形态略显单一,图书品类开发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究其原因,有几个方面。一是创作者方面,在刘慈欣之外,几乎没有第二位与其媲美的科幻作家,这就在源头上制约了图书品类开发的数量;二是受众方面,长时间以来中国科幻文学属于偏“小众”的门类,读者群体数量有限,科幻作家的影响力主要集中在粉丝圈内,想要占领主流市场,就必须努力“破圈”;三是出版单位方面,在市场人口红利渐消、科幻出版成功案例过少的情形下,不得不考虑多品类开发隐藏的高风险成本,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和出版的积极性。

作者:曹璐,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图书编辑,研究方向为科幻图书出版。

参考文献

[1]开卷研究.余华、史铁生、刘慈欣……谁才是书业最强“吸金兽”?[EB/OL].(2024-03-21)[2024-04-07].https://mp.weixin.qq.com/s/Fsez3LLnmNs_khtvCmlsAA.

[2]《三体》:毛骨悚然的科幻设定与格外耀眼的中式情感[EB/OL].(2023-2-23)[2024-04-07].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22047006.

[3]刘慈欣《三体》获“雨果奖”一个征程开始![EB/OL].(2015-08-23)[2024-04-28].http://www.xinhuanet.com/world/2015-08/23/c_128157043.htm.

[4]陈超.给力中国科幻[N].现代快报,2010-12-14(36).

[5]宋平.只有核心强大,才能突破边界──专访《科幻世界》杂志副总编、《三体》三部曲策划人姚海军[N].中华读书报,2012-7-11(6).

[6]刘慈欣《三体》系列火爆网友称达世界级标准[EB/OL].(2012-03-27)[2024-04-07].https://www.chinanews.com/cul/2012/03-27/3774845.shtml?utm_source=bshare&utm_campaign=bshare&utm_medi.

[7]刘慈欣.三体漫画(第一部)[M].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23.

[8]《三体百科》编辑委员会.三体世界指南[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22.

[9]中国科幻产业加速增长2023年《三体》国内总销售量超过350万册[EB/OL].(2024-4-28)[2024-04-29].https://news.xinmin.cn/2024/04/28/32639346.html.

[10]重磅!“三体”IP出海观察报告揭晓[EB/OL].(2024-4-28)[2024-04-29].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97573383957202888&wfr=spider&for=pc.

[11]金姬.小说《三体》为何“封神”?[J].新民周刊,2023(6):46-49.

①同人是指建立在已经成型的文本基础上,借原作已有的人物形象、人物关系、基本故事情节和世界观设定所做的二次创作。

④本文全部表格仅收录简体中文版本图书。

⑤电商平台分别将重庆出版社2008年到2010年最早的3册单行本,以及2022年版的3册单行本组合到一起按套装售卖,并单独进行了销量统计。表3依据电商平台原始数据,对销售量排行进行了原样呈现,因此表中这两个版本套装和单行本的销量也是分开统计的。

上一篇:《异形博恩》的后人类危机叙事与伦理救济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