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8年第4期»创作研究»音频科普的现状与展望

音频科普的现状与展望

《科普创作》

张祎

2018-12-15 16:39


(吴飞宇/绘)

科普工作一直以来都在力求多媒体多领 域全方位发展,从纸质媒介到广播、电视、 网络,科普工作在尽可能多地利用高新科技 渗入公众的生活中。而近几年逐渐兴起的移 动电台这一模式为科普工作提供了一个可以 大展拳脚的新平台,音频科普从传统的广 播形式中脱胎换骨,摇身一变成为“知识付 费”浪潮下的宠儿。

根据速途研究院(速途网旗下的基础数据 研究机构)的《2017年中国移动电台行业分析 报告》,目前国内的移动电台市场呈现以喜马 拉雅FM为首的寡头形势。截至2017年年末, 喜马拉雅FM在全球的总用户数量达到4亿人 次。在喜马拉雅FM里,科普这一类型的节目 受到较高的关注度,主要集中于科技资讯、科 普知识和科普读物音频化等内容,具有代表性 的成年人科普类节目包括卓克的《卓老板聊科 技》、汪诘的《科学有故事》、旭岽的《原来 是这样?!》、吴京平的《科学史评话》等。

科普类音频节目的制作流程与一般的 音频电台节目大体类似。首先是选题,比 如喜马拉雅FM的科普类节目集中于“IT科 技”这一分类下,节目的选题涵盖天文学、 物理学、科学史、科技前沿动态、互联网科 技、科学辟谣等。音频的制作基于移动电台的“灵活性”优势,以用户生产内容(UserGenerated Content,UGC) 和 专 业 生 产 内 容 (Professionally-Generated Content,PGC)为主, 目前各大移动平台也都纷纷向PGC转变,形 成“专业知识,付费收听”的潮流。

 

音频科普的优势

由于手机移动电台的种种特性,依托移 动电台进行科普的优势显而易见,包括碎片 化时间的利用、解放双手和双眼、技术简单 且成本较低以及能够与听众实现实时互动等。

首先,碎片化时间的利用是音频节目在 近几年涅槃重生的最大原因。根据速途研究 院的报告,移动电台的用户使用FM的时间 段集中于睡前、上下班路上、运动健身以及 做家务时等。用户看重移动电台的最主要因 素也是其可以实现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与其 功能类似的还包括微信公众号。目前科普类 音频节目主要有三大类:一类是资讯整理型 的,时长大概在10分钟以内,更像是新闻 广播,让用户了解最新的科学技术领域的消 息;第二类是原创科普节目,每期或每个专 辑确定一个主题,然后进行深入详细的科普 讲解,时长在30分钟至1小时;还有一类是图书音频化节目,将文字形式的科普读物 以声音的形式念出来,时长一般在30分钟 以内,这类节目比较适合在睡前收听。能够 使用手机收听电台,利用碎片化时间,对于 受众来说最大的优势是便捷。而对于平台和 节目制作者来说,其潜在的更大的优势是用 户习惯的养成和用户黏性的提高。对于科普 效果来说,用户养成收听的习惯更有利于培 养其科学素养。

其次,音频形式相比于视频和文字形式 有其独特的优势,它解放了受众的双手和双 眼。在使用手机移动流量的情况下,音频类 节目比视频类节目更具优势。结合上文利用 碎片化时间的优势,这两大优势也是音频形 式受到广泛接受的最主要原因。

再次,由于智能手机APP的使用设计, 音频节目的制作可以由用户自由上传,操作 简单且成本较低,因此得到大范围的普及。 相比于视频,音频类的科普节目的制作成本 更低,但收听起来更方便,性价比更高。在 科普这一领域,这一优势也有利于全民参与 科普,甚至形成受众与科普人之间角色的互 换,极大地调动公众的积极性。

最后,音频节目的互动性和实时反馈也 是其一大优势,尤其相较于纸质媒体,如科 普书籍、科普类杂志等,音频科普节目在播 出后即可在评论或弹幕中收到受众的反馈, 第一时间了解公众的关注重点、需求度等, 甚至可以依据公众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定制, 实现互动反馈的良性循环。此外,如果采用 直播形式,还可以直接与公众进行交流,实 现即时即刻的互动。对于科普工作来说,填 鸭式的科普方式已经逐渐被摒弃,现在的公 众可以通过各种渠道表达自己的需求,而科 普工作则可以利用这一互动性优势收集公众 的需求度,可以在需要尽快进行科普的内容 上实现零延迟。

 

音频科普的局限

当然,同样基于移动电台的特点,音频 形式的科普也有其固有的局限性。

首先,碎片化时间的利用会导致用户 注意力的降低。一个人的注意力在同时用视 觉和听觉的情况下要比仅仅用听觉的情况 下更集中,印象更深刻。根据速途研究院的 报告,可以发现公众使用音频的时间段要么 是要睡觉前,为了入眠而选择一些平稳的节 目,比如科普读物音频化的节目,听着听着 就睡着了;要么是在做其他事情的时候一心 二用。这会弱化科学普及的效果。

其次,虽然音频节目制作成本低、技术 要求低,但这也必然导致平台的节目质量良 莠不齐。而对于科普工作来说,更加危险的 是专业性知识的错误传播。移动平台本身不 会对节目中的专业知识进行审查,因此一旦 科普类节目中的专业性知识出现错误、数据 引用出现错误,大多数情况下只能依托听众 中有了解的人指出,或是节目制作者自己发 现,这是比较有风险的一件事。因此科普人 汪诘也曾在自己的音频节目中提到做职业科 普人必须具备专业的知识和严谨的思维。

此外,虽然音频形式解放了双手双眼, 但是其劣势也在于,音频播出之后,只能通 过听的方式回顾,这对于事后巩固知识是非 常不方便的。当然,现在比较热门的音频科 普节目一般都会与微信公众号相结合,在微 信公众号上发布文字版本,方便用户查阅、 记忆。另外,有些科普知识可能必须通过视 觉方式呈现或通过视觉呈现要比声音描述更 加直观易懂,这也必然导致音频科普节目无 法触及某些方面的知识,造成知识盲区。

最后,移动电台的用户与迫切需要被科 普的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偏差。使用移动电 台的核心用户是一线城市具有中高消费能力的中年男性,根据北京易观智库网络科技公 司(以下简称“易观”)的《中国移动电台市 场上半年市场监测盘点分析2017》,移动电 台的用户分布在一线城市居多,达43.4%;一 线城市用户中男性居多,达79%;用户年龄 在36—40岁之间的居多,达35.27%,而24 岁以下和41岁以上的用户分别仅占10.52% 和11.98%;用户集中于中高消费者人群,达 46.25%。反观科普工作的覆盖面,首先自然 是以实现全民科普为目标,其中青少年应当 是重点培养对象,而容易受固有陈旧观念影 响、被谣言欺骗的老年人也是重点科普对象。 相比之下,一线城市居民的科学素养在全国 范围内偏高,收入偏高的人群接触到新知识、 新动态的也更多,即在生活中受到科普的机 会更多。因此,移动电台的用户与迫切需要 被科普的人群存在一定比例的偏差。

 

音频科普人的现状

以喜马拉雅FM的科普节目为例,其中 最受欢迎科普类的节目,如《卓老板聊科 技》,收听量在8700万人次左右,订阅人数 为20.9万人。相比其他类型的节目,比如人 文类最热门的《晓说2018》收听量12.1亿人 次,订阅数117.2万人;有声书《超品相师》 收听量14.9亿人次,订阅数63万人,可以 直观看出,科普类节目的关注度偏低。此外, 除了关注度外,科普类节目的PGC转型情况 也不尽乐观,继续拿《卓老板聊科技》为例, 第二季是付费类节目,更新258集,收听量 仅为648万人次,但这已经算是付费科普节 目中收听量很高的了。

汪诘在访谈中说过这种幸存者偏差的问 题,“我们看到的有一种效应叫幸存者偏差, 我们感觉播一个节目,好像很受欢迎,知道 的人很多,喜欢的人也很多,但它已经被筛 选出来了。”这也反映了现今科普人的生存 状态:听众的要求越来越高,但为知识付费 的意愿却仍然滞后,这使得科普人在专职与 业余之间抉择两难。至少在音频领域,在经 济压力之下,科普类节目还是较难支撑职业 科普人的生存。

 

音频科普的未来前景

根据易观的数据分析,移动电台的用户 增量在近一两年来逐步趋于稳定,同时也意 味着人口红利的殆尽。速途研究院的报告中 指出,2014年之后,移动电台走向成熟期, 增长率持续下降。出于市场的饱和,短时间 内用户规模将不会超过5亿人。

但用户数量的“瓶颈”不一定意味着音频 形式的科普工作也进入瓶颈期。汪诘就认为, 未来音频科普的前景是乐观的,原因之一是有 更多专业人士的加入,如喜马拉雅FM上的著 名物理学家李淼。汪诘认为以后还会陆陆续续 地有更多真正在科研领域工作、有专业知识的 人才加入科普的大阵营。这些专业人士的加入 将会为科普工作带来更高的可信度。

2017年9月,蜻蜓FM的E轮融资高 达10亿元。融资即是其想突破“瓶颈”的 方式。未来,知识付费节目还会被各大平台 继续开发,而在科普领域,则需要更多“干 货”来吸引公众的消费意愿。除了上面提到 的专业人才的加入外,还需要科普节目更加 具有系统性、阶段性和规划性,需要在广度 之余对内容的深度进行挖掘,需要让订阅消 费的听众感觉“物有所值”。如此,才能为 音频科普的PGC提供一个良性循环的开端, 为音频科普人的生存提供保障。

 

作者简介

张祎,北京大学法学院法律硕士在读,知识 产权法方向。

上一篇:冰心与科普
下一篇:没有了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