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每期目录»2020年第3期
跨越时空的沟通——美国当代自然文学作家与中国唐代诗人寒山程虹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自然与书写——兼论自然文学的当代意义阿来
行走风景——自然文学创作谈徐刚
被忽略了的莫厄特李青松
机器人的诞生与人的神化——纪念《罗素姆万能机器人》和“机器人”概念诞生100周年林歆
塔罗斯:历史上最早的机器人?——古希腊传说与史诗中的塔罗斯形象一瞥尚冰 程林
科学家传记绘本创作原则与手法探析——以《“共和国脊梁”科学家绘本丛书》为例史晓雷
中国原创科学绘本出版观察段艳芳
科学绘本在幼儿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探析吴小桃 李鹏 龙王青
科幻创作中的设定网络刘洋
科学顾问对科普影视创作的作用探讨张宁
如何更好地讲述科学故事——从人们对叙事的反应谈起[澳]克雷格·考密克著 李玉珊译
从《新儿童》到《劳模寻踪》的追寻——科普科幻作家张然身份探明记吕明 王垚
机器体系下的同化、抵抗与超越——读刘易斯·芒福德《技术与文明》尉龙飞 李广益
自然的一曲挽歌——读尼古拉·巴依阔夫《大王》许路明 张箭飞
闪烁、反射及阴影中变化的光——2019年李政道科学与艺术作品大奖赛获奖作品选登 消息
仙鹤在人工巢中诞生——于凤琴自然摄影作品于凤琴
与虫在野半夏
惊艳一击——数理史上的绝妙证明曹则贤
《科普创作》创刊于1979年,是中国创办较早、具有较强社会影响力的综合性科普期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从办刊开始直到1992年更名为《科技与企业》杂志,中间历经14年。 2016年6月,《科技与企业》因变更刊名停刊。同时启动《科普创作》复刊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