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每期目录»2019年第2期»书评»诗画联袂绘元勋——评《大国脊梁——诗画“两弹一星”元勋》

诗画联袂绘元勋——评《大国脊梁——诗画“两弹一星”元勋》

《科普创作》

苏青

2019-06-16 20:05

 


图1《大国脊梁——诗画“两弹一星”元勋》(安徽 人民出版社,2019年)

《大国脊梁——诗画“两弹一星”元勋》 以杨华创作的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获得者——科学家肖像绘画为主,配以郭 曰方专门为每位科学家写的科学抒情诗, 可谓诗情画意,珠联璧合,图文并茂,交相 辉映。

我和郭曰方是老朋友,杨华是由郭曰方 引荐、相识、结缘的新朋友。那是2017年9 月20日,郭曰方领着杨华来到我的办公室, 告诉我这是一位非常有才华的青年女画家, 她花了好几年的时间专门为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绘制了巨幅肖像,希望能在 中国科技馆办个展览。在我的印象中,除了 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理事、科普美术专业委员 会副主任杜爱军一直坚持创作科学家题材的 油画外,这年头好像没有听说过还有哪位画 家这么热心,专事科学家绘画创作。为对国 家和民族贡献巨大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 家作画宣传,这当然是大好事,也是中国科 技馆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于是,我们很快 商定,在2018年5月30日全国科技工作者 日这天举行杨华“‘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 画展”开幕式,以庆祝中国9100万科技工作 者自己的节日。

杨华,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 会会员,中国科学院文联理事,中国科学院 美术家协会副秘书长,作品入选海南出版社 出版的《中国国画20家·杨华卷》。她擅长 水墨人物画创作,绘画作品主题鲜明,紧扣 时代脉搏,充满正能量,多次参加国内外重 大主题美术展览并获奖。2005年,作品《罪 恶》参加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全国中国 画作品展,获银奖;2005年,作品《历史的 回忆》参加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国 际艺术展,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6年,作品《回忆》参加纪念红军长征70周年全国中 国画作品展,获优秀作品奖;2009年,作品 《白露》参加第十一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获优 秀奖及首届中国美术奖·创作奖。

杨华这次创作的是23位“两弹一星”功 勋科学家的绘画肖像。所谓“两弹一星”,指 核弹(包括原子弹、氢弹)、导弹和人造卫 星,是20世纪下半叶中华民族在科技领域创 建的辉煌伟业。1999年9月18日,在庆祝中 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之际,中共中央、 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对当年为研制“两 弹一星”做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予以 表彰,并授予于敏、王大珩、王希季、朱光 亚、孙家栋、任新民、吴自良、陈芳允、陈 能宽、杨嘉墀、周光召、钱学森、屠守锷、 黄纬禄、程开甲、彭桓武“两弹一星”功勋 奖章,追授王淦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 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 勋奖章。

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既 是“两弹一星”全体研制工作者的杰出代表, 更是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光辉典范,堪称时代 楷模、国家脊梁、民族英雄。党和国家领导 人将“两弹一星”精神概括为:“热爱祖国、 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 勇于登攀”。如今,“两弹一星”精神已成为 中国科学家精神的集中体现,成为中华民族 宝贵的精神财富。在全国科技工作者日举办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展”,对于展示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风采,弘扬中国科学家 精神,营造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 投身创新争先行动,为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奋 力拼搏,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杨华创作的“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 画,突破了中国绘画的传统创作形式,以令 人震撼的大肖像特写形式来表现人物的神韵, 突出了人物的精神面貌和高雅气质,一个个 人物刻画得栩栩如生,精神气质表现得淋漓 尽致。这些人物肖像作品既继承了中国传统 水墨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写实主义的精髓, 形成了兼具民族性与国际性,传承文化传统 并彰显时代特色的水墨写实主义绘画风格, 是弘扬中国科学家精神、坚定文化自信的绘 画精品力作。

在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展览部 主任胡宝利看来,杨华属中国青年美术家中 的优秀分子,她对中国画的发展进行了大胆、 深入的探索与研究,在中国传统水墨、中国 传统水墨与综合材料的结合、中国传统水墨 与写实主义结合三个方面已经形成了独特的 绘画语言风格,“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画 的创作就是她在中国传统水墨与写实主义结 合方面的最新成果展示。胡宝利认为,杨华 创作的这种表现尺寸超大的“两弹一星”功 勋人物肖像画,难度相当之大,彰显了她扎 实的绘画功底和大胆的探索精神。

画展开幕式前一两个月,我曾就展出内 容和形式多次与杨华沟通,建议她尝试多媒 体展示方式,以丰富展示的内容。具体设想 是:每幅画作增设一个二维码,观众扫描二 维码后,可对每一位“两弹一星”功勋科学 家进行延伸阅读,通过文字、图片、视频、 音乐等多媒体形式,进一步了解这些科学家 的生平简历、学术成就、科技贡献及感人事 迹。我同时建议,每幅“两弹一星”元勋 肖像画同时配发郭曰方专门对应撰写的科 学抒情赞美诗。谦逊、文静的杨华一一欣然 采纳。

提到郭曰方,我要多说几句。郭曰方历 任中国驻索马里大使馆随员,方毅副总理秘 书,中国科学报社总编辑,中国科学院机关党委书记,中国科学院文联主席,兼任过全 国科技报研究会副理事长、中华新闻工作者 协会理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副理事长兼科 学文艺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科学院文联名 誉主席,是著名的科普作家、科学诗体的创 建者。我和郭曰方乃忘年之交,我当年接替 他出任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学文艺委员会主 任,就是他主动卸任并力荐我继任的结果。 郭曰方关心爱护晚辈的殷殷之心和提携举荐 的切切之情,由此可见一斑。

郭曰方与病魔顽强搏斗,与死神拼命抗 争近四十年的感人事迹,一直是业界的佳话。 他1981年因胃癌动手术后,在工作之余仍然 坚持文学创作、科普写作,著述颇丰,影响 颇大,先后出版有《唱给大自然的歌》《科学 的旋律》《飞跃吧,China》《爱的星河》《生 命奏鸣曲》《科学精神颂》《郭曰方爱情诗选》 《亲爱的祖国》等诗集,《生命是一条长长的 河》《苦恋今生》等散文集,《邓小平与中国科 学院》《方毅传》《国家荣誉——最高科技奖 获得者报告文学》等纪实文学,以及《心中 的世界》《杰出的机器翻译专家》等影视文学 剧本。他的科学抒情诗史料翔实、自然流畅、 感情充沛、自成一体、独树一帜,颇得郭小 川叙事诗、何其芳抒情诗真传,深受读者喜 爱,长期成为许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开展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举办专场音乐会的保留 朗诵和演唱内容。

我在担任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党委书 记期间,多得郭曰方的支持、帮助和指导, 有幸出版了他的《科学的星空——郭曰方朗 诵诗选》和《科学之恋:郭曰方散文随笔选》 精品图书,并据此打造了“科学·文化与人 经典文丛”图书品牌。2017年春节前夕,有 感于郭曰方的厚爱和提携,我专门作藏头诗 一首,以表敬仰思念之情、佳节慰问之意: “郭城逢春满挂红,曰安道福喜庆浓。方辞旧 岁祛疾痛,先登新楼阅著丰。生机无限颂科 技,过雁两行写诗文。年关已近思良师,好 酒遥祝体健葱。”

2018年5月30日,“‘两弹一星’功勋人 物肖像画展”在中国科技馆如期开幕,科学 文艺界高朋云集,闻讯观众踊跃参展,媒体 记者到馆采访,成为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的一 项重要活动和亮丽风景。之后为期两个月的 展期里,许多高等学校、科研院所、事业单 位的党组织,纷纷把参观“‘两弹一星’功勋 人物肖像画展”,作为宣传贯彻党的十九大报 告、学习践行“两弹一星”精神的党建活动, 新华社、《光明日报》《中国科学报》《科技日 报》《科普时报》《文艺报》等媒体纷纷报道, 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杨华是山东淄博人,有着山东人的质朴、 真诚、热情和执着,这些性格特点也体现在 “两弹一星”功勋人物肖像作品之中,使画作 充满感染力,令人过目难忘。杨华还很年轻, 绘画创作的道路还很漫长,衷心地祝愿她永 远保持勇于探索、不断进取的精神,创作出 更多更好的绘画佳作。

拜读《大国脊梁——诗画“两弹一星”元 勋》书稿,我再次被“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 的精神所感动、所激励,专此赋诗一首,以表 敬佩之情、感怀之念:“群贤跃马号角催,自 主攻关勇作为。三老四严作风硬,两弹一星丰 碑巍。重才尊知强科技,兴军卫疆耀国威。诗 画元勋彰典范,创新争先后学追。”

作者简介

苏青,博士,研究员,主要从事科技出版 研究及科学传播研究。曾任北京理工大学出版 社社长,《科技导报》社长、副主编,中国科学 技术出版社社长暨科学普及出版社社长,中国 科普作家协会荣誉理事。现任中国科学技术馆 党委书记兼副馆长。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当代童话的新思路——从“木子科学童话系列”浅析李丹莉童话的 创作特征



文章二维码

手机扫一扫,分享好文章


郑重声明
全国青少年科学创作活动


科普创作评论 Science Writing Review

《科普创作评论》(Science Writing Review,季刊)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会刊,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普研究所、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联合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是一本面向科普创作工作者、科普创作研究者的学术期刊。

关注《科普创作评论》微信

《科普创作评论》官方微信

返回顶部
文章投稿
期刊微信
期刊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