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的话
《科普创作》
王丁丁
2020-06-22 13:27
[编者按]
为了促进海内外学者交流互通,激发思想火花,共享思想盛宴,《科普创作》特开辟“海外圆桌论坛”栏目。本期论坛聚焦生态环境相关的科普科幻创作,特邀来自美国杜克大学、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哈佛大学的学者罗鹏、王丁丁、黄丁如及两位国内学者付昌义、张洁参与讨论。在当前的全球抗疫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时代性已得到充分彰显。未来,人类更需要携手探索后疫情时代新型全球化背景下与生态环境、其他生物,乃至整个宇宙的共处与发展之道。
随着自然学科和工程学科对生态环境问题的关注,人文社科的环境批评转向也初见端倪。与此同时,不少文艺创作者在有关环境的知识科普中融入了他们的文字和艺术表达,借助更为通俗和更具传播力的媒介进行公众科学普及。
本次圆桌论坛有幸邀请几位海内外学者,从不同理论框架、科普科幻作品和历史出发,针对与环境有关的科普科幻创作展开讨论。杜克大学学者罗鹏考察了我国台湾地区作家吴明益创作的小说《复眼人》,从德里达和拉康等哲学家讨论动物或非生物眼中的人类出发,探讨作品中的海洋垃圾岛和不同生存状态下诞生的与生态环境有关的宇宙观,并将岛屿主题延伸至地球是宇宙中漂浮的孤岛的隐喻。哈佛大学学者黄丁如则将目光投向中国20世纪30年代的科普杂志,关注新旧媒介如何构建现代毒气战争的想象,来帮助公众在智识与情感层面为即将到来的现代环境危机做好准备。国内学者付昌义、张洁和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学者王丁丁的文章特别聚焦当下环境话语中新兴的人类世概念。付昌义和张洁探讨了人类世概念的产生及其在文学批评领域延伸出的全新视域,提出了从人类世文学批评的角度观照当代中国科幻的观点,充分反映了现世与末世、人与自然的问题,以及人类如何摆脱人类中心论,思考地球和未来的发展。王丁丁则从中国神话传说“愚公移山”出发,结合全球几部纪录片创作者的作品,指出这一神话在环境喻指时间性和空间性上的双重维度,讨论了人类世视角下工业机械力量对地表改造的现代神话讽喻。几位作者从不同角度向读者展示了环境和生态话语与人类发展历史的相伴相生,以期为中国环境人文批评贡献跨越时代和国别的全球视野。
主持人简介
王丁丁,美国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文学博士。江苏省科普作家协会和世界华人科幻协会会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环境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科幻文学电影、流行文化等。